刚刚,直线涨停!重磅利好来袭!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乐2025-09-08 11:35

“人工智能+”能源领域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今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实施意见》发布后,A股电网设备板块集体拉升,金智科技直线涨停,迦南智能、众智科技、华通线缆、杭州柯林、派诺科技、万胜智能、国电南自跟涨。

两部门重磅发布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快能源应用场景赋能、加大关键技术供给、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举措,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能源领域智能化成效初显。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实施意见》提出,组织开展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遴选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场景和企业标杆应用。鼓励开展能源和交通融合、油气和新能源融合等跨领域、跨行业典型场景示范。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因地制宜开展能源领域各类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

加快能源应用场景赋能

在人工智能+电网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新能源消纳、运行效率等要求,开展电力供需预测、电网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电网规划设计应用,加强电网工程智慧建设管理;推进电网多尺度智能仿真分析,探索人工智能模型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度控制方面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要素安全可靠低碳运行水平;稳步提高输变电等关键装备研制智能化水平。

《实施意见》要求,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在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方面,《实施意见》强调,针对新能源出力波动性与间歇性的问题,加快在高精度功率预测、电力市场、场站智慧运营、新能源规划、项目后评价等方向的人工智能应用,持续推动新能源关键材料及产品不断迭代和创新,推动复杂场景及转折性天气下功率预测大模型在更小尺度、更高精准度方向发展,支撑广域新能源资源协同优化,促进偏远地区新能源场站智能运维发展,打造“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新能源智能生产模式,全力支撑新能源稳定供给。

《实施意见》还提到,聚焦高海拔高寒地区水电工程智能化建设与流域水电站群智慧调度运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升水电工程智能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水文模型、气象模型、大规模水库调度技术融合,提升气象、水文双向耦合预测精度,开展调度决策优化智能应用建设;推动知识图谱、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融入新一代水电智慧运营大脑,在水电站智慧运维与精益检修、智能大坝态势感知与智慧管理等重点领域形成智能化解决方案。

针对火电领域,《实施意见》明确,围绕火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的发展方向,在燃料管控、生产运行优化与智能控制、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业务场景,协同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及技术创新。加快火电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动火电运行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和应用,提升火电关键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测及健康管理能力,助力火电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人工智能+核电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核电安全发展,构建核电安全预警、电站运行事件智能溯源分析、应急响应的智能辅助支持系统,开展核工业特种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持续推动核电系统的自动启停等技术升级演进,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离子体预测控制、可控核聚变等技术路径,推动核电行业向数据驱动、模型牵引、智能管控的新模式稳步转型。

排版:罗晓霞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