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和上海之后,深圳楼市的新政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9月5日,记者从深圳市住建局网站获悉,《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深圳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正式发布,《通知》自2025年9月6日(周六)起施行。
具体来看,分区优化调整居民购买商品住房政策。
《通知》提出,符合深圳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包括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自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无法提供自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证明的非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限购2套。
此外,在盐田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除了限购区域调整,《通知》提出分区优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企事业单位可在深圳市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解决员工住房等需求。其中,在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需同时满足设立年限满1年、在深圳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达100万元人民币、员工人数10名及以上条件;在深圳市其他区域购买商品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通知》还提到,优化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和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合理确定每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同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网站发布《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和《深圳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规定》两项文件的修订征求意见稿。包括:1.拟新增六类提取情形支持职工住房消费,加大对职工购买首套或第二套住房的支持力度,《提取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拟新增六类提取情形。2.拟新增购房首付款提取,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市购买首套或第二套住房,可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可提取额在不超过购房首付款的前提下,首套房可全额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二套房可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的60%。此举旨在帮助刚需职工筹集购房首付款,减轻购房负担。3.拟新增购房税款提取,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市购买首套或第二套住房的,可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契税等购房税款。可提取额不区分首套或第二套住房,均不超过实际缴纳的购房税款金额。提取申请需在税票凭证开具之日起3年内提出。4.拟新增异地购房还贷提取,还贷提取的范围由深圳市扩展至全国,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偿还全国范围内购买的首套或第二套住房贷款本息,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首套房每月可提取额为月实际还贷额;二套房为当月应缴存额的60%,且不超过月实际还贷额。
今年7月,深圳楼市表现分化,新房成交量下降,二手房成交量则继续增长。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7月是楼市的传统淡季,而且从6月开始政策端“真空”特征显现,增量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市场就开始呈现下行态势。
定价权更为灵活的二手房更能反映楼市实际情况。到了8月,深圳二手房市场成交进一步出现回暖势头。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8月,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量呈现四连涨。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深圳全市新房住宅累计成交1973套(预售1121套、现售852套),二手住宅累计过户4010套。
不过,记者在深圳罗湖区和龙岗区采访时,多位资深二手房中介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的二手房市场还是“以价换量”,除了少数热门次新房小区、总价低的刚需盘以及优质学区房的成交量维持一定热度,其他房源的成交面临压力,前期的政策放松效果已经开始淡化,多数购房者仍在期待新的政策。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考虑到二手房挂牌量增加,前期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低总价、低单价的房源仍然很多,深圳刚需刚改群体规模较大,加上目前的贷款和利率条件非常友好,预计未来深圳二手住房交易继续在高位徘徊。
截至目前,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已全面取消限购。北京、上海、深圳也都在不断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近日,上海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涉及限购、公积金、信贷和税收等多个方面,新政核心在于“核心区严控、郊区松绑”,旨在释放需求、缓解库存压力。北京此前也同步松绑了郊区限购,形成了与上海类似的“定向宽松”策略。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稳楼市”政策主基调下,近年来多地因城施策调减楼市限制性措施,但一线城市的楼市政策总体相对保守,未来进一步放松的节奏可能会加速。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