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香港非交易所买卖投资产品的销售及市场参与度皆创下历史新高。此次调查共涉及2368家持牌法团及109家注册机构,超过99%的公司回复了调查问卷。
调查显示,2024年所有主要投资产品种类均录得显著的销售增长,总交易额高达60730亿港元。受访公司普遍发现投资者情绪较一年前高涨,积极追求符合其风险偏好及投资目标的产品。
股票挂钩产品最为畅销
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非交易所买卖投资产品的总交易额同比飙升40%,至破纪录的60730亿港元。其中集体投资计划、结构性产品及债务证券的销售分别同比激增9660亿港元(76%)、5870亿港元(30%)及2130亿港元(29%)。
在强劲的市场动力下,期内股票挂钩产品仍是最畅销的结构性产品种类,其销售达17290亿港元,同比增长43%。其占2024年销售的全部结构性产品的67%,高于2023年的61%。在大型公司呈报的前五大产品中,相关股票以科技(42%)、汽车(23%)及互联网(22%)行业为主。
一些大型公司表示,港股市场对内地的政策措施持乐观态度,以及对全球经济前景的忧虑减轻等有利因素,刺激了投资者对潜在回报较高的产品(如股票挂钩结构性产品)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地区冲突,美国新政府选举后不明确的政策,以及对市场调整的忧虑下,集体投资计划及债务证券对投资者仍有吸引力。一些大型公司指出,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及主权债券被认为风险较低,且在当前高息环境下提供可观回报,故对投资者亦有吸引力。
或许正因如此,2024年,香港货币市场基金占大型公司呈报的前五大集体投资计划总交易额的比例,由2023年的76%升至80%。主权债券亦占2024年所售债务证券总交易额的49%,相比2023年增加5个百分点。
网上销售渠道继续扩张
此次调查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变化:2024年,共有104家公司拥有网上销售渠道,其网上销售占所有受访公司呈报的总交易额的17%。而在2020年,仅有58家公司表示采用了网上销售,网上销售交易金额仅2860亿港元,仅占总交易额的5%。
其中,集体投资计划仍然是网上平台上销售最多的产品种类,占网上销售总额的77%,其次是占21%的债务证券。
在所有集体投资计划的投资者中,透过网上平台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占78%,较2023年的74%有所增加。网上销售占集体投资计划总销售额的比例,亦由2023年的29%上升至2024年的34%。
从业者超过1.9万人
交易火热亦带动行业升温,2024年从事投资产品销售的公司数目上升9%至414家的新高。其中,大型公司(报告期内,总交易额不低于10亿港元的持牌法团及不低于300亿港元注册机构)数目上升12%至101家。
约70%的受访公司表示,在2024年的交易额实现同比增长。46%的受访公司更是录得一倍以上的同比增幅。
一些大型公司扩大向客户提供的产品范围,以迎合更广泛的投资者偏好及风险承受程度;而另一些大型公司则因应有更多客户透过流动装置进行投资,提升了其流动应用程序的界面和功能,以加强客户体验。
2024年,负责分销投资产品的人员也增加4%至超过19000名。而完成至少一项交易的客户则增加28%至超过120万名,数目均创下历史新高。
排版:汪云鹏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