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航司半年报业绩分化:三大航上半年整体减亏 四家民营航司均实现盈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聂英好2025-09-01 10:57

近日,上市航司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其中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央企继续亏损,但国航与东航亏损幅度同比收窄;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四家上市民营航司均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近20亿元。

三大航上半年整体减亏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航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累计投入1775.76亿座公里,同比增长3.37%;运输旅客7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国金证券分析指出,上半年中国国航业务量增长对冲收益下滑,因此上半年收入实现小幅增长。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航共引进飞机9架,包括1架A320系列飞机、5架B737系列飞机、1架C919飞机和2架C909飞机;退出飞机5架,包括1架A330系列飞机、3架A320系列飞机和1架公务机。截至上半年末,中国国航机队共有飞机934架,平均机龄10.28年。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东航实现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4.3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亏损27.68亿元,同比减亏;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南方航空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扩大超两成,数据显示,南航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3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4.84%;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南航管理层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半年,南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部分转回。

对于上半年仍未扭亏为盈,三大航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均给出相似解释。国航在公告中提及,受市场供给不均衡、客源结构下沉、高铁网络冲击,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因素影响。

东航指出,受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南航指出,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四家民营航司均实现盈利

海航控股、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四家上市民营航司近日也已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从数据来看,春秋航空将再次成为上半年内地最赚钱的航空公司。

从利润规模来看,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但同比下滑14.11%;其次为吉祥航空,净利5.05亿元,增幅为3.29%。华夏航空净利2.51亿元,增幅超过8倍,创历史新高。

具体而言,春秋航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4亿元,同比增长4.35%;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降14.11%;基本每股收益1.2元。春秋航空是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于2005年首航,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主要从事国内、国际及港澳台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业务相关的服务。

春秋航空在半年报中指出,区别于全服务航空公司,公司定位于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大量由对价格较为敏感的自费旅客以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构成的细分市场客户。截至2025年6月末,春秋航空国内在飞航线192条,国内各线城市往返东北亚和东南亚国际在飞航线55条,港澳台航线4条。

截至本报告期末,春秋航空已拥有133架A320系列飞机机队,成为国内在飞航线、载运旅客人次、旅客周转量等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领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吉祥航空半年报继续实现盈利。2025年上半年,吉祥航空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3.29%。上半年,吉祥航空国内航线客运运力、旅客周转量等运营指标同比有所下降,但国际航线的多个指标都实现大幅上涨。

上半年吉祥航空加速布局国际航线,吉祥航空国际(地区)航班量达12370班,运营28个国际航点(含7个洲际航点),新开神户、吉隆坡等航点,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覆盖14个航点,通达东北亚、东南亚、南欧、北欧域内9个国家;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吉祥航空与6家外航新建联运关系,合作航司总数达31家,触达全球72国237城。

海航控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30.83亿元,同比上升4.22%,归母净利润为0.5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中泰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海航控股有望开启新一轮盈利周期,叠加精细化管理下座公里成本的下降、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以及未来资产注入可能,该航司业绩将持续改善。

华夏航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10亿元,同比增长12.41%;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858.9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5.92%。 

华夏航空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受益于持续增长的国内因私出行需求,华夏航空抓住支线旅游、淡季出行等市场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机会,通过新开支线航线,推动航班量提升,优化支线城市通达性,满足更多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公司持续推动飞机利用率提升,飞机租赁及折旧等固定成本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同时,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航线覆盖,支线网络价值进一步提升,航线综合收益同比提高。

民航业“反内卷”有望改善航司收益水平

过去的一年来,机票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民航市场呈现“量涨价跌”“以价换量”的态势,从今年上半年各大航司的数据也可见一斑,其中尤以三大航最为明显。

中国国航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客运收入731.96亿元,同比增加0.59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上升而增加收入24.63亿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加收入13.61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37.65亿元。

上半年,中国东航客运人公里收益也同比下滑7.22%,其中国内、国际以及地区航线分别下滑7.92%、5.39%和3.6%。

南航上半年实现客运收入730.72亿元,同比增长1.82%,上半年客公里收益水平为0.46元,同比下降6.12%。其中国内航线下降6%,国际航线同比下降8.51%,地区航线同比下降11.69%。

过去2个月以来,民航局两次召开会议强调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8月14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短期或有望改善航司收益水平。

面临“量升价跌”的局面,航空公司也在不断拓展市场,从优化地面流程到推出个性化增值服务举措不断。

中国国航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该航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客服、智慧维修等重点应用。机上餐饮预订服务覆盖全部中国国航国内航班,智能客服为旅客提供智能语音咨询问答服务,离港集中控制业务实现国航在飞航点全覆盖,旅客服务赔付系统、服务知识库等服务生产保障系统升级迭代等。

东航在财报中指出,坚持“航空+”,创新产品营销模式。今年上半年,实现线上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0%;新零售收入超22.58亿元,同比增长24.77%。同时丰富空铁、空巴、空水、空轨等多式联运产品。进一步探索联合会员等创新合作模式,与星巴克实现战略合作,创新推出“咖啡+航旅”服务。

今年暑运已接近尾声,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表示,暑运期间,民航旅客总量再创新高,超大城市的旅客量增长显著。

南航管理层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谈到,今年暑运旅游需求增长显著,南航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预计客运量和客座率同比去年有所提升,但票价水平同比有所下滑。下半年南航将持续优化销售节奏,开展产品创新,多措并举丰富客源结构,提升效益水平。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