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新能科:生物燃料领域供需政策双驱动,上半年实现生物航煤业务突破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9-01 08:54

8月28日晚间,海新能科(300072.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减少21.57%;归母净利润为-3538.14万元,同比减亏89.15%。分产品来看,公司保持能源催化净化、特色化工等业务稳步发展,环保材料及化工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2.18%,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提高8.54个百分点;烃基生物柴油业务实现营收4.54亿元,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异构项目投产,SAF产品开始供应国内

上半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场稳定增长,生物航煤(SAF)需求显著提升,带动阿格斯欧基港低凝烃基生物柴油均价同比上涨13.06%。公司抓住机遇,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建成中交并成功产出生物航煤,公司在原有5万吨产能基础上新增生物航煤产能约16万吨/年(生物航煤收率约80%)。由于公司2024年11月获得适航审定,凭借先发优势,在上半年公司生物航煤供应中航油集团,产品正式应用于中国航空领域。

根据公告,公司将积极引入生物航煤需求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建立高效、互利的定价模式,打造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快实施二代生物能源国内应用试点,开发国内市场,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同时,公司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推动主要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研发费用为4794.91万元,共获得专利授权11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9件。公司通过成立公关组协同推进采购体系优化,以培养战略供应商结合长协采购方式保障原料供应,原料分级采购体系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抽样、检验耗时更少,效率显著提升。山东三聚高凝装置6月运行创历史最高月均负荷,天然气、电等能动成本显著降低。

生物柴油及SAF业务持续开拓出口市场

在欧洲市场,《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2025年完成修订,推动欧盟对生物燃料的总体需求进一步提升。亚洲部分地区、国家正推动生物燃料掺混政策,需求显现。中长期看,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在减碳方面潜力巨大,是欧美国家坚定不移的推进方向。

2025年5月,国内生物航煤“白名单”出口政策落地,为产品出口提供了执行依据。公司已向相关部门提交SAF出口白名单申请,且已储备生物航煤海外客户。

近一年来,生物燃料领域反倾销问题被市场高度关注。2024年,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并作出初裁。2025年2月,欧委会公告反倾销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相关产品征收10.0%至35.6%的反倾销税,生物航煤未被列入反倾销范围。生物柴油短期内价格承压,合规成本增加;长期来看,违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市场更规范。

此外,公司通过建立健全供应链体系,多渠道获取原料和销售产品,以分散市场过于单一的风险。2025年,公司积极开拓非欧盟市场并取得成效,非欧盟市场销量显著增长,非欧盟市场范围呈现进一步扩大态势。(CIS)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杨立林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