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000661)8月29日晚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44元。
长春高新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公司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业务板块覆盖基因工程、生物疫苗、抗体药物、高端化药、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4.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7.35%。百克生物实现收入2.8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3.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74亿元。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7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2%。高新地产实现收入4.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10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0.3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研发投入1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3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其中研发费用1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22%。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研发进度方面,伏欣奇拜单抗(粉剂)获批上市,伏欣奇拜单抗(水剂)、亮丙瑞林注射乳剂等产品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
长春高新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耕前沿创新,加速国际化转型。公司全面应用人工智能(AI)驱动创新药研究,提升研发效率,尤其应用在以小核酸为主的精准靶向和组织递送、差异化药物分子设计和多抗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成果。同时,依托前沿的多模态融合技术(大分子/小分子/小核酸)、创制高竞争力的药物分子,加速转化研究,无缝连接临床试验,打造了多疾病领域、多治疗模态技术、高潜力和高度差异化的创新药管线布局,有效推进了新产品研发及上市进程。
基于公司已在妇儿领域取得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内分泌代谢和妇儿领域的产品布局,前瞻性布局了多个高需求和高潜力的治疗领域,逐步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的大病种,包括肿瘤、免疫及呼吸、皮肤、肾脏、眼科和神经疾病等,支持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