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生态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四大业务板块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5-08-29 00:06

8月28日晚间,绿茵生态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0.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88.23万元,同比增长42.91%,业绩稳步增长,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1120万元,同比增长58.72%,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力度,为生态修复及绿地养护业务提供支撑。

作为“绿色空间运营商与生态价值创造者”,绿茵生态以生态修复、绿地养护、文旅运营和林业经济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战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构建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格局。

科技赋能,引领生态修复业务高质量发展

绿茵生态积极响应国家“三北”工程六期、国家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建设等重大战略,在全国重点区域积极推动生态修复项目落地。报告期内,公司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重点地区成功实施多个生态修复项目。

在生态修复领域,公司依托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体系、生态大数据平台及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化管控与标准化管理。作为三北工程科创中心理事单位,公司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生态工程,行业影响力显著。

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荒漠化、草原、矿山、水环境等核心场景,共同研发并推广适用于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如土地沙化与荒漠化修复技术等),持续推动生态修复业务的拓展与升级。

智慧化与机械化引领绿地养护行业标准

随着国家《“十四五”城市绿化规划》对“精细化养护、智慧化升级”要求的深入推进,绿茵生态在绿地养护业务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支撑公司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板块,并推动公司逐步由“工程型企业”向“运营维护型企业”转型。截至目前,公司承接绿地养护面积已达6000万平方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20%。

在绿地养护业务上,公司牵头编制多项省级养护标准,全面推动公司绿地养护业务的机械化与智慧化转型。机械化方面成效显著,已投入各类现代化养护机械超2000台,可高效满足不同绿地场景的多样化作业需求。智慧化运营方面,公司构建了智慧养护管理体系,集成智能灌溉、人员实时考勤与定位、水/土/大气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及中央大屏可视化监管等功能,实现了灌溉、环境监测与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智能化和可视化。

文旅运营业务持续构建IP矩阵

上海森氧文旅作为绿茵生态文旅运营板块重要载体,专注于绿色资产盘活与轻资产运营,以原创IP为核心,推动文旅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目前已成功盘活多个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依托自创IP“嚒嚒兽”,森氧文旅打造了包括亲子主题项目“嚒嚒兽·梦幻森林”和露营项目“森氧梦·秘密花园”在内的多个标杆项目。今年5月,森氧文旅在天津滨海新区推出全新项目“嚒嚒兽·梦幻山海”,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毗邻东疆湾沙滩景区,开业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绿茵生态与子公司开融绿茵携手大型地方国企文旅公司,以“投、建、运”一体化模式深度参与三清山整体文旅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依托世界自然遗产与传统文化资源,以“山海经”IP为核心,重点打造数字科幻演艺公园、主题文化街区等业态。通过该项目,公司进一步拓展景区运营与文化融合能力,持续深化文旅多元化发展与IP矩阵构建。

林业经济实现绿色资产经济价值与金融属性

绿茵生态科学布局并深度探索林业多元经济模式,通过产业导入和绿色资产金融属性开发,真正实现绿色资产盘活与价值化。目前已成功开展林下种植、林业碳汇等多种业态试点,有效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在林业碳汇方面,公司稳步推进碳汇开发与碳资产管理,与中林集团、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等企业和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林业碳汇业务发展。在林下种植领域,公司通过导入相关产业项目,显著提升林地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实现绿色资产的价值化与金融化。

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林业生态产品价值链,推动林业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共进的林业经济新体系。(燕云)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赵燕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