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创新中药龙头以岭药业(002603.SZ)发布半年度报告。延续一季报业绩回暖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03%,实现6.69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7.08%,实现6.41亿元。利润回正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开展分红以回报投资者,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分红总额达5.01亿元。
专利中药产品矩阵渐成,二线专利品种加速放量
纵观中报,创新研发的投入与成果仍是公司报告期内最为突出的亮点。据披露,2025年上半年,以岭药业研发投入金额达3.99亿元,营收占比9.87%,在中药行业中稳居前列。
具体至科研成果,在心脑血管用药优势领域,2025年6月发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推荐公司旗下“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8月发布的《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推荐公司旗下“参松养心胶囊”用于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及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防复发。在已有大批专家共识及治疗指南推荐的基础上,公司核心产品再获推荐,代表着医学界对公司产品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
在积极开展已有产品二次开发的同时,公司多年来在中药新药方面的研发投入成果也正持续涌现。据披露,年初以来,公司多款在研中药品种取得进展,2025年1月,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中药1.1类新药“芪防鼻通片”上市注册申请获批;4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1.1类新药“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7月,公司首个经典名方品种“半夏白术天麻颗粒”注册申请获受理;8月,中药1.1类新药“小儿连花清感颗粒”新药注册上市申请也获正式受理。
图:以岭药业在研中药项目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公司专利中药陆续获批上市,在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用药基础上,逐步构建起覆盖八大临床疾病系统的产品矩阵。具体包括2023年10月获批上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1.1类新药通络明目胶囊,2021年上市用于失眠症治疗的益肾养心安神片及用于轻中度抑郁症的1.1类中药新药解郁除烦胶囊,以及肿瘤用药领域的养正消积胶囊和参灵蓝胶囊,抗衰老领域OTC甲类药品八子补肾胶囊等一系列专利中药产品。
中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除心脑血管类及呼吸类产品外,其他专利产品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18%,二线专利产品正加速放量,逐步成长为继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用药外公司专利中药领域新的业绩支柱。
不同于化药及生物制品新药上市后快速放量并贡献利润,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后往往需要更长的市场导入期,放量节奏虽更缓慢,但品牌效应建立后却能获得更为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创新中药企业业绩放量带来良好的可持续性。对于以岭药业而言,中药新药产品线的持续扩容,短期虽在研发及销售费用上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无疑将筑牢公司在专利中药领域坚实的竞争壁垒,支撑起业务稳健且可持续的增长。
化药研发稳步推进,多元化布局支撑长期增长
中药板块发展趋势良好的同时,报告期内更值得关注的,则是以岭药业在化生药领域的投入与成果。不仅限于中药新药的研发,以岭药业在化药及生物药领域耕耘多年,围绕化药创新药,近年来也已有成果落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4个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完成临床试验,NDA已获受理,目前正在进行上市前的筹备工作。此外,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XY0206片已推进至三期临床阶段,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XY03-EA片也已进入临床Ⅱb阶段。2025年7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化药1类新药“G201-Na胶囊”获批IND批件,主要用于辅助生殖领域。
图:以岭药业化药临床新药研发情况
2024年以来,创新药出海正加速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线,屡创新高的新药BD首付款及总金额,持续验证中国创新药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创新药也已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板块之一。而延伸至中药领域,据长江证券研究指出,此背景下,多家中药企业积极布局化药及生物药的创新品种,投资价值亟待重估。
作为专利中药头部企业,以岭药业一方面以创新中药筑牢业绩基础,同时坚定投入研发,推动创新中药产品线扩容,并以学术研究持续强化医学界对现有产品的认可;另一方面积极延伸产品边界,围绕化生药、大健康等领域持续拓展。随着各项投入成果逐步兑现,以岭药业有望延续业绩的稳健可持续增长,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行业竞争力,谱写专利中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