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下滑20.81% 免税龙头多元布局求突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高江虹2025-08-28 10:16

免税巨头的漫长冬日还未结束。

8月26日,中国中免(601888.SH/01880.HK)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下滑20.81%,且较2021年同期峰值缩水超过51%。

在消费需求放缓与行业周期影响下,这家免税巨头的经营状况还未好转。截至报告期末,中国中免毛利率为32.77%,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32%,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不过,随着深圳广州市内免税店相继开业,海南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近1个百分点,这家全球免税巨头正通过多元布局寻求突围。

多个主要指标持续负增长

根据海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港口和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519.52万人次,同比下降1.4%,其中离港旅客为1831.03万人次,同比下降1.6%。海南三亚和海口机场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181.38万人次,同比增长8.49%;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390.72万人次,同比下降4.05%。

在这个大环境下,2025年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承压前行。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人民币167.6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明显收窄;免税购物人数248.2万人次,同比下降26.2%;人均免税购物金额约人民币6754.0元,同比上升23.0%。

中国中免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折射出免税行业的整体挑战。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降外,该公司上半年毛利为89.9亿元,同比减少12.23%。利润降幅明显大于营收降幅,反映出公司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

细分财务数据可见,中国中免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2.21%,显示经营压力在季度间有所加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5%,中免解释称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减少带来的现金流入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中免多个主要财务指标已经持续六个季度下滑,比如营收、毛利润和净利润都持续呈现负增长情况,尤其是净利润的负增长幅度更大。

尽管业绩整体下滑,但中国中免在核心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25年上半年,中免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延续了其在海南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在海南拥有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国际免税城等6家门店,2024年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份额已达到82%。

另外,记者注意到,中国中免在今年上半年注销清算了多地12家合资子公司,比如中免集团牡丹江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合肥机场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萝北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平潭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厦门中免免税品有限公司等。

回顾近七年业绩走势,中国中免经历了明显波动。2018~2021年为该公司高速增长期,净利润从31亿元增至96.5亿元。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业绩出现腰斩,净利润降至50.4亿元。2023年有所复苏但未达峰值,净利润恢复至67.1亿元。2024年再次承压,净利润大幅下滑36.5%至42.6亿元。

多元布局应对挑战

面对业绩压力,中国中免正通过多元布局寻求突破。今年8月下旬,中国中免市内免税店拓展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圳店于8月23日试营业,广州店于8月26日正式开业。

广州市内免税店由多家企业联合筹建,创新性地结合了“免税+有税”“进口+国产”“线下+线上”的经营模式,还增设了离境退税业务,试图打造“免税+文旅”的消费新生态。

市内免税店将切入目前正在快速增长的入境旅游市场。毕竟今年外国人入境旅游的一大显著变化是从China travel转向China shopping,中国越来越丰富的购物体验正在吸引外国游客打开钱包。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其中内地居民1.59亿人次、港澳台居民1.36亿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5.9%和12.2%,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和118%;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人一样热爱购物的亚太地区旅游市场实现12%的强劲增长,恢复至疫情前92%水平。东北亚次区域领跑全球,2025年第一季度飙升23%,达2019年同期的91%。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5年国际游客量增长3%至5%。

因此,向境外市场拓展也成为中国中免另一重要战略方向。该公司披露,已成功获得香港国际机场MCM快闪店、澳门M8市内免税店及澳门国际机场香化标段的经营权,并首次进入越南市场,河内内排国际机场与富国国际机场免税店顺利开业。

同时,该公司也将稳步推进“国潮”出海,与同仁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多家国潮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正全力冲刺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积极把握市内店和口岸店发展机遇,持续拓展海外业务。”中国中免高管在财报中表示。据悉,公司还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等多家口岸免税店经营权。

不过中免的挑战依然严峻。近期,国外奢侈品巨头们的半年报表现低迷,显示高端消费市场疲软还将持续。受此影响,中国中免这家免税巨头何时能走出行业调整期,仍需时间检验。

东吴证券指出,中免集团作为旅游零售龙头市场地位稳固,海南自贸港2025年12月18日封关政策利好、市内免税店陆续落地,有望带来长期销售增量。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中枢约51.55亿元(PE25~30倍),对应市值1288亿~1546亿元。不过,考虑到当前免税消费需求承压,一些机构已下调公司盈利预期。

8月27日,中国中免A股下跌3.81%,报收68.69元/股,总市值1421亿元。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