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体系不确定性加剧,人民币国际化或迎新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7 09:29
(原标题:21社论丨美元体系不确定性加剧,人民币国际化或迎新机遇)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经济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暗示尽管当前通胀上行风险依然存在,但美联储仍可能在未来数月降息,引发市场短期动荡。市场担忧美联储的政策可能面临长期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去年以来,尽管市场曾多次预期美联储政策转向,但美联储一直按兵不动,强调依靠数据做出判断和调整,就业和通胀一直处于偏热的状态。今年以来,美国政府的关税与移民政策加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给美联储的决策带来更多干扰,鲍威尔不得不在日益脆弱的劳动力市场与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之间走钢丝,平衡“通胀再度加速”与“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风险。

鲍威尔决定政策转向的理由在于重新解释了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与通胀的判断。他认为劳动力市场具有欺骗性,看似稳定的失业率背后,其实是劳动参与(主要是驱赶非法移民等原因)和岗位需求双双放缓带来的“奇特平衡”。而关税对于通胀的威胁,则更可能是一次性的。正在降温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避免关税带来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涨,演变成劳动力工资与物价轮番上涨的“工资通胀螺旋”。

但是,市场正在担心两个可能的后果造成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市场担心美国可能会陷入滞胀风险。滞胀指的是经济增长疲软(主要表现为失业增加)与通胀高企并存的局面。市场认为鲍威尔的解释可能低估了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同时高估了劳动力市场走软风险。美国曾经出现持续多年滞胀,市场忧虑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会继续抬高成本和物价,而滞胀是短期内难以治愈的“疾病”。

其次,市场担心美联储失去独立性后在降息问题上采取过于激进的立场。特朗普多次抨击鲍威尔“行动太迟”,要求将利率从4.25%降至1%,称每年可为政府节省超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根据新华社,特朗普曾考虑就美联储大楼翻新工程管理问题对鲍威尔提起“重大诉讼”;近日央视新闻的消息显示,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职务。

随着鲍威尔的任期临近结束,并且白宫与美联储矛盾不断,市场发现白宫可能在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赢得至少4席支持。这相当于为其未来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打开了通道。鉴于本届美国政府采取财政扩张政策加剧财政风险、滥施关税制造混乱,以及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冲击,美国金融市场正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然而,美国存在的两大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可能带来积极的窗口期。现在,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将会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我国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物价稳定,美国降息也将向新兴市场国家释放更多流动性,增强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力,进口更多中国货物。

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极大影响的话,意味着美国资产将面临巨大的不可预期的风险。全球资本将需要寻找新的安全资产,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从年初至今,已经有大量国际资本增持债券、股票等中国资产,但是,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与贸易网络中的关键地位相比,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仍然偏低。现在,我国应考虑优先发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功能,拓宽资本项下人民币流动渠道,满足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替代品的迫切需求。同时,我国应继续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向定价货币跃升,增强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鉴于美元体系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国应该积极建立具有全球意义的可抗拒风险的韧性人民币体系,打造全球支付清算网络,进一步支持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