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晶硅价格下跌影响,大全能源(688303)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7.93%,该公司上半年主动减产,减产约60%。
大全能源公告,业绩下降主要因多晶硅市场价格同比下跌33.63%(单位销售价格从47.01元/公斤降至31.20元/公斤),叠加公司主动减产导致销量同比减少52.47%(销量从9.71万吨降至4.61万吨);亏损11.4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全能源货币资金、银行承兑票据、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达120.9亿元。2025年上半年,大全能源资产负债率低至8.04%,无任何有息负债。大全能源表示,充裕的资金储备与稳健的财务表现,不仅为公司安全穿越行业周期铸就了坚实支撑,更为公司在周期底部提供了战略选择空间。
生产运营方面,公司采取“以产控价”策略应对行业内卷。报告期内多晶硅产量5.08万吨,同比下降60.06%,主动响应行业“反内卷”倡议,通过减少低效产能释放缓解市场供给压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N型单晶硅片用料占比提升至70%以上,满足下游电池技术向N型转型需求,其中8英寸区熔用半导体级多晶硅料通过客户验证,实现400吨/年电子特级产品量产,填补国内高端硅材料空白。从区域销售看,国内华东、华北、西南地区收入占比分别达11.7%、22.5%、17.7%,海外市场收入2.12亿元,主要覆盖东南亚及欧洲地区,为后续全球化布局积累客户基础。
研发创新成为逆境突围关键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4亿元,同比下降59.92%(因项目进度调整),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提升1.69个百分点至8.45%。截至6月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710项(其中发明专利161项),累计获得专利475项,技术储备为产品溢价与成本优势提供保障。
业务布局上,半导体材料与绿色制造双线发力。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进入分级验证阶段,二期3000吨产能规划启动,未来将形成“光伏级+半导体级”双轮驱动格局;绿色转型方面,平凉新能源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昌江塑品等光伏项目落地,白马山水泥厂全绿电工厂建设稳步推进,MSCI ESG评级维持“BBB”级,符合新能源产业低碳发展趋势。
展望下半年,该公司计划延续减产策略,预计三季度多晶硅产量2.7万吨—3万吨,全年产量11万—13万吨,同时加快半导体材料客户验证与海外渠道拓展。
2022年,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曾高达95.25亿元,创下历史高点。去年上半年,该公司首次亏损,亏损额为6.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