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钧达股份(002865.SZ/02865.HK)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3亿元,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2.38%;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较2024年下半年亏损收窄约38%。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行业去产能进入后程,全球光伏需求高增,叠加公司海外销售占比突破50%,钧达股份正深度契合行业回暖趋势,为后续业绩反弹奠定基础。
海外组件本土浪潮,专业化电池厂商价值重塑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贸易政策博弈交织的背景下,海外各国出于能源安全等因素考虑,正逐步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海外组件产能已初具规模。例如美国已形成超过50GW的组件产能,印度组件名义产能已超过100GW,欧洲已提出超30GW的本土组件制造目标。
然而,电池环节因技术门槛高以及对人才、研发要求较高等因素,成为本土化进程中的最大短板。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产品累计出口规模达121.78GW,同比下降5.37%,光伏电池产品累计出口规模达41.48GW,同比增长43.13%,海外电池产能缺口促使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增速远大于组件产品出口增速。这种“组件本土化、电池依赖进口”的矛盾,为中国专业化电池厂商创造了战略窗口期。
面对这一机遇,钧达股份作为行业稀缺的专业化光伏电池厂商,2025年上半年全力推进全球化战略,通过持续开拓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并完成客户认证,搭建起完善的海外销售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达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6.15%,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跃升至51.87%。在印度、土耳其等核心海外市场,公司已成为排名领先的光伏电池供应商,全球出货量前列的组件企业均为其长期稳定客户。
除产品出口外,公司同步探索海外产能本土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与土耳其本土组件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自身电池技术优势共建高效电池项目,满足土耳其及全球其他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光伏电池的迫切需求,填补区域电池产能结构性缺口,强化国际化产能配置与客户响应能力。
随着海外项目全面铺开及客户结构提质增效,公司海外业务至2026年的增长路径清晰,有望下半年迎来盈利与业绩的同步复苏。
核心技术持续领跑 N型电池效率成本双优
作为行业稀缺的专业化电池厂商钧达股份上半年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领跑,以N型电池为核心,同步推进前沿技术储备,巩固成本与效率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N型电池工艺优化升级,通过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光学性能优化、栅线细线化等多项措施,实现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技术储备层面,公司坚持“预研一代、中试一代、量产一代”的研发理念,为中长期增长构建动能。目前,公司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1.5个百分点,正推进下一阶段量产准备。与此同时,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产能规模上,公司在滁州、淮安布局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40GW,行业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优势叠加,使其成为全球组件客户的核心供应商,为后续承接全球高增需求奠定产能基础。
供需改善叠加政策护航 行业回暖信号明确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迎来多重变化,为钧达股份这类龙头企业盈利修复创造有利环境。政策层面,“反内卷”政策持续升级,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将低于成本价销售定性为违法,政策引导下产业链价格逐步修复。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市场化落后产能出清及政策引导,光伏行业供需关系逐步迎来改善,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将逐步提升。经过此轮行业产能出清调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有助于优化光伏行业竞争环境,助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公司作为光伏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技术领先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实现盈利恢复及持续增长。
业内分析认为,高层连续表态预示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近期光伏主材价格回升,正是这一转机的直接体现。作为光伏电池领域的头部厂商,钧达股份既能够依托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巩固竞争优势,又可直接受益于产业链价格修复与全球光伏需求的强劲增长,有望在当前行业秩序重构的关键阶段,率先完成盈利修复并实现持续增长。
光伏行业A+H第一股 双资本平台助推海外拓展与产能布局
在海外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钧达股份的全球化战略在资本层面获得关键支撑。2025年5月8日,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光伏行业首家实现“A+H”双平台上市的企业,为全球化布局注入重要资本动能。
此次港股成功上市,使得公司融资能力及资金实力大幅提升。H股的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在此基础上,“A+H”双资本平台的建立,更让公司得以整合境内外股东资源,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全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随着光伏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公司海外产能逐步落地投产,以及核心技术降本成果的持续释放,钧达股份的盈利能力有望进入加速修复通道。作为光伏电池环节的龙头企业,钧达股份凭借“技术+市场+资本”三重核心优势,有望在行业回暖周期中率先兑现业绩弹性,长期成长确定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