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何氏眼科(301103)旗下沈阳何氏眼科医院临床研究部团队联合辽宁何氏医学院团队等共同合作在眼科国际期刊《BMJ OPEN OPHTHALM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评估并比较我国近视儿童及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眼镜(DS镜)和单光眼镜(SVS镜)的视力相关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为近视光学干预的临床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我国学生近视率高达52.7%,其中小学生35.6%、初中生71.1%、高中生80.5%,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若不及时干预,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部疾病。目前,SVS镜因安全廉价被广泛使用,而OK镜和DS镜作为新型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为比较三者的实际效果,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纳入93名7—17岁近视儿童,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佩戴OK镜、DS镜和SVS镜,持续跟踪1年。研究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两个维度评估,其中生活质量采用国际公认的“儿童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问卷”(PREP),涵盖远视力、活动能力、同龄人评价等10余个维度。
近视加重的核心标志之一是“眼轴长度”的过快增长——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可能加深300度左右。研究显示,佩戴1年后,三类镜片的眼轴增长差异显著:OK镜组仅0.18±0.08毫米;DS镜组0.27±0.08毫米;SVS镜组达0.36±0.09毫米。这意味着,OK镜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比DS镜高约33%,比单光镜高50%;DS镜的控轴效果也显著优于单光镜。此外,在近视度数变化上,单光镜组的度数加深幅度明显大于DS镜组,进一步证实新型镜片在防控近视进展上的优势。
除了“控度数”,孩子戴镜后的日常体验同样关键。研究发现,OK镜在多项生活质量指标上表现突出,这与白天无需戴镜,运动不受限,减少“外貌焦虑”,视觉更清晰有关。
不过,OK镜也有短板,其佩戴舒适度得分低于单光镜,且清洁维护更复杂。DS镜的主要问题是“近视力”得分较低——因特殊光学设计,部分孩子看近处时可能需要适应期。
辽宁何氏医学院余斯乐副教授指出,该研究为家长和医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尽管OK镜综合表现更优,但并非所有孩子都适用。OK镜属于接触镜,需严格筛查眼部健康状况,且维护不当可能增加感染风险。DS镜和SVS镜则更适合卫生条件有限或无法配合夜间戴镜的孩子。(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