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微: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年内订单偏乐观 eSIM具备批量出货能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阮润生2025-08-21 15:04

“在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方面,2025年订单整体偏乐观。”紫光国微高管日前在2025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难以预测2026年及2027年的订单情况,公司将继续丰富产品品类,抢占下游的市场,不断巩固和提升市场的占有率。另外,eSIM具备批量出货能力,等待政策开放。

今年上半年,紫光国微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6.07%;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扣非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39%。据披露,第二季度公司营收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17%;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451%、同比增长39%,现金流净额环比增长420%。作为主营业务,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增长显著,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0.59亿元,环比增加158%。

公司高管介绍,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总线驱动接口、电源等收入占比接近95%,其他产品收入占比约5%,各大产品系列的增速基本持平,结构稳定。公司以FPGA、SOC、SoPC、DSP等核心主控芯片为主,搭配丰富的外围配套产品,形成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向用户推广。另外,交换机芯片批量出货且用户拓宽;AI+视觉感知、中高端MCU研制顺利。

其中,公司FPGA芯片产品上半年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维持在一个高位;新一代FPGA及RF-SOC芯片等产品市场拓展比较顺利,备货比较充足,可以满足2025年的市场需求。

“公司也在统筹各方面资源,筹划新一代FPGA及RF-SOC芯片等产品的未来市场推广工作,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紫光国微高管表示。

针对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毛利率的下降情况,公司高管介绍,基于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产品结构全面特性,深度挖掘各类产品潜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过程控制、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质量管控水平等多项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公司在无锡建设的高可靠性芯片封装项目已经顺利投产。据介绍,当前该产线最主要的任务是将原来外协的封装产品大规模导入,满足特定需求,未来可能会承担更多任务。

在智能安全芯片业务领域,紫光国微eSIM芯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已具备批量出货能力,但受国内eSIM相关政策尚未开放的影响,国内市场暂未正式启动。

紫光国微高管表示,若eSIM政策开放,国内手机市场将成关键增长点;相较于手机端eSIM芯片,车载eSIM芯片整体市场使用规模远低于手机端。但是近年来受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车规级产品的定价策略逐步调整,目前与手机端等消费级产品的价格差距已收窄。

在汽车电子领域,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在多家头部Tier1和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数百万颗,护航智能汽车转型升级。域控芯片新产品导入多家头部Tier1和主机厂。

公司高管介绍,公司车载MCU芯片的整体销售规模尚处于较低水平,业务开展以向客户提供样品、推进产品测试验证及市场导入工作为主,规模化量产销售暂未全面启动。另外,公司在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相关硬件载体方面已有技术布局,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以及用户使用习惯。

伴随着消费类电子市场的持续改善以及网络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需求持续上升,业务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公司布局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工业控制等重点市场,同时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以提升重点领域市场占比与新兴市场渗透率。

责任编辑: 李映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