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远钴业: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81.30% 资源与技术优势显现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8-19 08:57

8月18日晚,腾远钴业(301219)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表现稳健,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9.94%。其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43.54%,现金创造能力与运营韧性进一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二季度表现亮眼,营收环比增长41.75%,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81.30%。业内人士认为,这既得益于钴价阶段性回暖,也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及部分募投产能的逐步释放。

刚果金政策扰动,钴价进入上行通道

钴作为重要的新能源材料,其价格回暖正是源于刚果(金)出口政策扰动所导致的全球供给收紧。据了解,2025年6月刚果(金)政府在原先四个月出口禁令的基础上,再度延长三个月,导致全球钴供应紧张局面持续。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刚果(金)是全球钴矿最主要的产地,2024年钴矿产量占全球总量约76%。出口限制直接收紧了中国等主要冶炼国的原料来源,推升了市场对未来供给收缩的预期。在历史周期中,钴价的每一轮大幅上涨,往往都伴随供给扰动与需求扩张的共振。

需求端来看,电动汽车产业维持高景气度,AI智能终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也正在催生钴的新增需求。

在供给紧张与需求扩张的共同推动下,钴价迎来上行周期。对腾远钴业而言,钴价上行不仅直接改善盈利水平,也提升了公司钴产品的议价能力和销售增长。

资源获取优势凸显,国内外“双循环”布局

面对刚果(金)政策扰动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腾远钴业在资源端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以进一步规避单一地区政策风险。公司依托“刚果腾远”,形成了在刚果(金)的矿石采购、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基地,并取得多项矿权。2025年,公司计划在刚果(金)新建年产3万吨铜、2000吨钴的湿法冶炼厂,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原料自给率和产能规模将再上台阶。

在海外布局的同时,公司也在国内积极发展二次资源回收,打造从钴镍资源—冶炼加工—锂电材料—废料回收的闭环产业链。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3万吨电池废料综合回收车间,并与电池厂商、汽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原料获取渠道日趋多元和稳定。“海外资源+国内回收”的双循环格局,使公司在全球资源波动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湿法冶炼及设备自研夯实技术壁垒

除了资源端的把控,腾远钴业在生产技术和工艺设计方面同样保持领先。在工艺与技术环节,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钴湿法冶炼研发和应用的企业之一,拥有自主规划、设计并制造湿法冶炼生产线主要设备的能力。湿法冶炼工艺相较于火法冶炼更适应复杂低品位矿石的处理,具有回收率高、污染小、投资相对较低等优势。

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样性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硫化钴铜矿焙烧技术以及酸性球磨浸出工艺,能够高效处理刚果(金)及国内的多类伴生矿石,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腾远钴业在电池废料回收利用领域也实现了技术突破,改进了退役锂电池拆解和湿法浸出工艺,提升了金属回收率,进一步巩固了成本和环保优势。

募投项目完工产能释放在即 积极分红彰显长期价值

腾远钴业在建募投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部分产能已进入释放阶段。腾驰新能源一期新增5000吨四氧化三钴产能正逐步爬坡,预计将持续贡献销量;腾远本部5000吨电钴升级改造项目有望于年内投产。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钴产品3.15万金属吨、镍产品1万金属吨、锰产品1万金属吨、碳酸锂0.5万吨,铜产品6万吨的生产能力。日益提升的生产能力不仅提升了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积极扩张产能、增强发展后劲的同时,公司亦注重兼顾股东回报,通过稳定的分红政策体现长期价值。半年报显示,腾远钴业计划实施现金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总体来看,腾远钴业2025年上半年在收入、利润和现金流等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面对全球钴供应格局变化,公司凭借刚果金资源端卡位、国内回收体系的稳步搭建,以及湿法冶炼等核心技术优势,已形成从资源到产品的完整一体化布局。在新能源产业链需求高景气度背景下,腾远钴业有望进一步夯实其行业龙头地位。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