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他人证券账户,4年交易逾3亿元!一股民被罚15万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马静2025-08-16 13:39

又有人借用、出借证券账户,双双领罚!

8月13日,据北京证监局披露,60后股民古某军借用他人证券炒股,4年间交易1000余只股票,总成交金额逾3.1亿元。最终,古某军被罚15万元,出借方也被罚款3万元。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证券账户实名制的监管力度,2025年以来已披露至少5起相关案例。在该案中,尽管古某军辩称其不知道借用账户违法,并承担了借用账户的炒股损失,但并未被监管采纳。

资深老股民借用他人账户炒股

据北京证监局披露,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的当事人古某军,为1968年生人。出借证券账户的是李某庆,为1974年生人。李某庆早在2015年6月就开立了证券账户,并且开立之后就把该证券账户出借给古某军使用。

经北京证监局查明,在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7日期间,古某军借用李某庆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累计买入1234只股票,买入金额合计1.55亿元,累计卖出1237只股票,卖出金额合计1.54亿元,总成交金额为3.10亿元。

证券账户采用实名制,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或者借用他人的证券账户从事证券交易。违反该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古某军和李某庆上述行为显然违法。

在接受调查过程中,古某军、李某庆予以了积极配合,前者还提出了申辩。古某军称其最初不知道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借用证券账户买卖股票产生的损失由其承担,请求从轻处罚。

不过,北京证监局在复核后未采纳古某军的申辩意见,决定对古某军给予警告,并处以15万元的罚款;对李某庆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证券账户实名制的监管力度持续强化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曾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过,禁止借用他人账户进行证券交易,主要是为防范配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非法证券交易行为。出借人和借用人,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前述案件中,李某庆作为账户出借人,虽未直接参与交易,但其行为客观上为违规交易提供了便利,因此亦被处罚。而上述案例也并非个案,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证券账户实名制的监管力度,已披露了数十则案例,仅2025年以来至少有5起行政处罚,其中又以证券从业人员借用他人账户炒股的情况最多。

比如7月23日,厦门证监局一连披露三个罚单:证券从业人员陈某宾、郑某、王某都存在任职期间借用他人账户买卖股票等违法行为。最终,陈某宾的4069.91元违法所得被没收,并处以4万元罚款;郑某被处以4万元罚款;王某的5579.29元违法所得被没收,并处以4万元罚款。其中,郑某亏损4.86万元,也难逃处罚。

典型案例再如2024年8月,有“超级牛散”之称的章建平,借用岳父方德基的证券账户炒股,最终两人被分别处以50万元的顶格罚款。

同理,机构也不能借用他人账户进行股票交易,即使是公司借用自家员工账户也不行。

安徽证监局2024年10月曾披露过一个案例:某公司于2022年6月8日指令公司员工开立证券账户并交由企业开展证券投资使用,实际由公司实控人进行交易决策、公司员工仅负责下单操作,两年间累计交易国债逆回购、股票总金额达数十亿元,账户收益归企业所有。最终,该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以30万元的罚款。

因此,无论是借用还是出借账户,都会被认定为违规,投资者应切实增强合规意识,杜绝侥幸心理,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