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8月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发布会上表示,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方面,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刘烈宏表示,今年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以此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持续优化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多元经营主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刘烈宏还表示,近年来我国数据产业逐步壮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我国数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40万家,数据产业的规模达到了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此外,刘烈宏指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动数据交易需求攀升,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的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数据交易机构新挂牌上架的数据产品达到3328个,同比增长70%。这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供给表现尤为亮眼。
沈竹林还称,在数据市场软环境建设方面,国家数据局积极推动数据交易机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整合,同步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另据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介绍,2024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始启动,要实现释放数据价值的目标,规模化流动是关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等25个城市在内的数据流通城市节点,布局了16个省市区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今年7月底全面完成了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关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市区,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