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将被清盘。
以商贸物流园为主业的华南城,公司股价如今在0.107港元戛然而止,市值仅剩12亿港元,而在巅峰时期,华南城市值曾超300亿港元。
股票暂停买卖
近日,华南城(01668.HK)发布公告称,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于2025年8月11日作出清盘令,并委任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由此,公司正式进入清盘程序,公司股票自8月11日上午10时55分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以资产规模计,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负债高达609亿港元。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华南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近90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华南城清盘的直接导火索,或是去年4月未能如期偿还的一笔3.06亿美元债务。债权人花旗国际作为美元债信托人,于2025年1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经过数月的债务重组谈判,未能扭转局面,清盘聆讯一度被押后至8月11日,但华南城最终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协议,从而被勒令清盘。
此外,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非执行董事冯星航辞任,该变动自2025年8月10日起生效。冯星航辞任的原因是为了投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个人事务。此次非执行董事的辞任,对于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将产生影响。
难以“改命”
资料显示,华南城于2002年5月成立,并在2009年成功登陆港交所。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其业务一度遍布全国多个城市,更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截至2021年9月30日,华南城拥有深圳、南昌、南宁、西安、哈尔滨、郑州、合肥、重庆共8个华南城项目,总规划建面8105.33万平方米。
虽然资产规模不小,但华南城在2021年前后已经出现一些经营问题,不仅营收下降、毛利率下滑,而且短期债务过大,不少债务更在2022年集中到期。
2022年5月,特区建发以19.095亿港元认购华南城33.5亿股新股,获得29.28%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此后,特区建发为华南城多次输血,深圳国资委旗下企业也陆续同华南城展开合作。不过,华南城的“命运”并没有改变。2023年12月,华南城发布公告称,集团已经遇到并预计将继续面临重大的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集团债务发生违约事件将严重影响特区建发为集团提供支援,以使其偿还未偿债务,并就进一步提供支援构成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2024年2月9日,华南城宣布因外部因素变化,其流动资金日趋紧张,在债务上面临着非常大的还本付息压力。虽然自2022年以来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但经营以及资金状况未能及时改善。此外,从年报数据来看,华南城此前表示,2024年公司销售去化进展缓慢,流动性持续承压。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华南城香港清盘后的发展方向或是香港法院将指定清盘人(或临时清盘人)接管公司资产,进行系统性清算;清盘人会优先处置香港本地资产,内地资产需经内地法院认可后才能处置;清盘人可能会尝试保持业务持续(如重组或出售核心资产),以最大化破产财产价值。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房企普遍遭遇流动性危机背景下,华南城成为最早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之一,但如今仍难逃被清盘的命运,公司盈利能力恶化,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再融资压力徒增或是主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华南城成功易主深圳国企的经历,让市场更为关注出险房企是否能被央企、国企救助。但事实证明,如果房企运营出现问题,即使引入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也难以“改命”。
责编:万健祎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