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驾驶头部企业,德赛西威(002920)8月11日晚间披露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46%,增速反超营业收入,客户回款增加,境外收入增速高于境内收入,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66倍。
具体来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另外,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客户回款增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66倍,达到16亿元。
2025年汽车行业开始“反内卷”,众多车企发布声明,承诺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据Wind统计,德赛西威最新中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2.97天,相比今年一季度为119.81天,略为改善。
德赛西威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全栈融合,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增速居前,同比增长55%,智能座舱同比增长近19%,公司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8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座舱业务销售额达到94.59亿元,同比增长18.76%。公司第四代智能座舱已在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规模化量产,并持续获得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等客户新项目订单。公司推出第四代旗舰级智能座舱域控产品,已在奇瑞汽车配套量产,并持续开拓国内外领先车企新项目订单;公司第五代智能座舱已获得理想汽车新项目订单,并获得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关注。
同时,公司信息娱乐系统、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等已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的智能座舱业务产品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在海内外市场不断突破重点和白点客户,目前,已获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小米汽车等客户新项目订单。
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55.49%;在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销售格局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呈现“东升西缓”的分化格局。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同比增长5%;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半年度双超1500万辆。
在当前逆全球化加剧、区域差异化突出的国际背景下,公司深化国际化战略,上半年,公司来自海外销售收入占比约7%,同比增加近37%,境内销售同比增加24%。
2025年5月,公司在印尼地区开始贡献产能,强化了在东南亚地区的供应链与交付能力;2025年6月,墨西哥蒙特雷工厂首个量产项目落地,为美洲市场提供了更高效的本地化服务保障;西班牙智能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为欧洲地区提供智能座舱、辅助驾驶领域的系列前沿智能化产品。同时,公司引入培育符合全球化布局要求的区域本土优质供应商,构建多元化、本地化的供应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