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贫,从预警到帮扶不超过15天”(不掉队 赶上来)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苏滨2025-08-01 09:58
(原标题:贵州借助数字化手段精准监测 “防返贫,从预警到帮扶不超过15天”(不掉队 赶上来))

杨黎波(左)到脱贫户家里走访。

叶方杰摄(人民视觉)

 

上午10点35分,杨黎波的手机弹出一条信息,是街道办事处发来的:本月预警线索已发,烦请尽快核实反馈。

杨黎波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第一书记,负责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收到信息,他放下手里的活儿,点开信息滑动浏览,一共12条。杨黎波以网格为单位分类,挨个给网格员打电话,自己则带着4条预警线索,和大家分头行动。

“韦如玉家,因病,自费金额大。”这条预警线索来自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在家属结算完医药费后,相关数据信息被系统抓取。看完信息,杨黎波心里一沉,“谁生病?是啥病?自费金额咋就这么大?希望没事。”

去年,脱贫户韦如玉家迎来第二个孩子,然而孩子的一纸诊断书打破了幸福,原本长期打零工的韦如玉转做全职奶爸。

“查出好几种病,情况很危险。”韦如玉带着孩子直奔州医院,后又转到重庆救治。万幸的是,经过精心治疗,孩子病情平稳,暂时出院。看到杨黎波的来电,韦如玉感到意外,“没想到社区主动找来。”

“孩子有自发性脑内血肿、脑室出血、支气管炎等,好在病情稳定,等着看复查情况。不算报销部分,自付了5万元。”韦如玉说。

结束17分钟的通话,杨黎波翻开工作本,算起韦如玉一家的收支账:韦如玉就地打零工,一个月1800元;父亲有公益性岗位,一个月800元;母亲在广东打工,一个月3000元;姐姐是企业临时工,一个月1100元。一家人一年工资性收入80400元,加上养老等转移性收入一年2040元,虽然家庭人均年收入有10305元,但扣除突发疾病自付的5万元刚性支出后,收入远低于去年贵州划定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监测范围,有因病返贫的风险。

联合其他网格员,大家花了3天时间,核实每条预警信息,研判预警原因,形成电子档案。“之前平均每个月收到22条预警线索,现在月均只有11条,预警更精准,基层干部负担也减轻不少。”杨黎波说。

完成所有核实工作,杨黎波组织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召开会议,汇报预警线索核实情况,提出建议,最后举手表决。当月,大家一致同意将韦如玉家纳入监测,随即进行公示,再逐级上报街道和县农业农村局,批复之后实施精准帮扶。

“省里有明确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家庭,防返贫,从预警到帮扶不超过15天,是与时间赛跑。”高洛街道办事处主任韦盛馨说。

杨黎波定期收到的预警线索均来自街道办事处,那信息源头在哪儿?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贵州建成乡村振兴云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智能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人群,精准帮扶,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人均纯收入、刚性支出、潜在风险点和自主应对能力是纳入监测对象的主要考虑因素。”贵州省乡村振兴监测中心副主任杨小红介绍,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人社、民政、卫健等部门每月上传相应群体数据,经过后台获取和数据治理,剔除无效、重复等数据后,传送至贵州省乡村振兴云平台再次进行数据治理,最后自动派发预警线索。

除了部门筛查预警,贵州还推出基层干部排查和农户自主申报等渠道,3种方式互为补充。

“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对接更加畅通,技术手段不断更新,预警线索更加精准。”杨小红说,现在只有12个部门共享数据,每个部门提供的数据项很少,平均仅有一两项,覆盖全体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建成后,共享数据部门将扩大到17个,同时部门提供的数据项也会增加,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提效率、群众少跑腿,切实为基层减负。

纳入监测对象之后,如何开展精准帮扶?

“依据预警线索和走访核实,我们会迅速制定帮扶举措。”针对韦如玉一家的实际情况,杨黎波帮他们申请低保,推荐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向县医保局申请医疗救助。通过每月走访,密切关注一家人的收支和孩子病情。

线下精准施策,线上同步发力。贵州省乡村振兴云平台也将信息同步发送给人社、卫健等部门,落实帮扶政策,汇聚帮扶合力。

“将来,平台还会增设帮扶政策工具箱,针对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家庭结构等自动生成帮扶计划,更加精准。”杨小红说。

作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县,册亨县全力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其中巴纳布社区共有1662户,脱贫户超过一半,累计有86户纳入监测,目前还剩5户风险未消除。“我们会全力以赴,不让一个老乡掉队。”杨黎波信心十足。

本期统筹:祁嘉润

版式设计:汪哲平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