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百态】爱康国宾陷入危机公关困局的启示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8-01 A006版作者:王小伟2025-08-01 06:44

7月30日,体检机构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核心是澄清北京律师张女士“十年体检漏检癌症”的控诉不成立。在这次发布会上,身陷信任危机的爱康国宾通过官宣强势回击,对老客户张女士向法院提起正式诉讼,并获法院受理立案。

出乎爱康国宾意料的是,这场信心十足的说明会,很快就被市场质疑是一次“把澄清变为自杀”的危机公关失败案例。该公司负责人在现场放言“别指望几百元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被市场解读为企业冷血、推卸责任;现场进行的“预设采访问题——公司照本宣科念稿回复”的流程化采访,也被市场解读为“走过场”。

这体现出爱康国宾危机公关的策略失当。这场发布会是否能为爱康国宾挽回信任,结果仍有待观察。从目前来看,一些舆情反而开始指向爱康国宾一些部门团队变更频繁、被北京和上海等地行政处罚、在黑猫投诉平台被投诉数量超过千条等不利于爱康国宾的细节问题。

近年来,小米汽车的致死事件、娃哈哈的资产争夺事件,以及爱康国宾澄清发布会引发的舆情事件等陆续出现。这说明,无论是制造业、消费产业还是服务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做大,往往都会被市场用放大镜审视企业或产品。从舆情公关角度看,一旦出现问题,单纯的“堵”与“压”往往难以奏效。这既是对公司包括公关在内的舆情能力提出了新考验,也对公司整体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信任一旦崩塌,重建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是部分家政服务暗藏陷阱,还是暴雨中散落的快递包裹,都印证了这一规律。正因此,服务业如何突破转型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才备受市场关注。

尤其对于医疗纠纷而言,危机公关处理更需要谨慎。从以往案例来看,事实和证据是一方面,共情和安慰也是一方面。哪怕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医疗机构,也应保持对健康和生命的敬畏,怀有仁慈之情和关爱之心。情理与法理并进、真诚高于技巧、反思重于反击,或许才是更妥帖的处理之道。

对于目前的爱康国宾来说,危机公关的本质,已经不再是一场输赢之争,而是一次修复信任的疗愈之旅。在事实与情感的天平上,唯有注入真诚的共情与深刻的反思,方能在舆论风暴中锚定企业价值的航向。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