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实习生 云靖童
为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赋能“三项改革”,持续做好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和服务,7月29日,陕西省委金融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沪深北交易所驻陕基地举办2025年资本市场赋能科技金融改革暨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发布会。
在本次发布会上,陕西省委金融办介绍了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特别是近年来,陕西省发挥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实力雄厚优势,抢抓改革机遇,全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2019年试点注册制以来,陕西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2家,其中新增A股上市公司38家,成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重大改革试点均有企业首批入围的5个省份之一。2024年,陕西省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受理数量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陕西省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完善资本市场发展,聚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金融”两条链路。陕西省政府制定科技金融“五项机制”重点任务清单,陕西省委金融办出台科技金融50条措施,举办沪、深、北、港交易所培训交流活动,推动多家企业申报上市,推动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和百亿省级科创母基发布。
本次发布的2025年度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将成为陕西省推进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今年申请参评升级上市后备企业1591家,较去年新增加205家,企业申请更踊跃、质量更高。各有关单位联合评选出520家优质企业进入今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其中,A档80家、B档120家、C档320家),较去年扩充20家。
520家后备企业中,呈现以下主要特点:科技属性和新质生产力特征更强,科技型企业有502家,占比96.54%,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6家,瞪羚企业150家。
同时,重点产业链特色更加鲜明,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企业438家,占比84.23%,链主企业39家,其中光子产业链16家、航天产业链26家、航空产业链36家、人工智能产业链14家。民营企业在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占比更高,民营企业428家,占比82.31%,较去年上升7.71个百分点。
陕西省委金融办表示,将着力加强省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推动科技型企业加快上市,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上市后备企业要树立合规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上市进程;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各市(区)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要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资本市场生态。
在本次发布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介绍了科创板开板6年来取得的成效,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科创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是硬科技概念的起源地,上交所科创板是国内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累计达589家,并汇聚了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硬科技”企业,上交所和陕西省的交流与合作,将有效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的高水平循环。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与陕西省一道共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抓住本次科创板“1+6”改革契机,推动典型案例尽快落地。
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与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等单位分别进行签约,围绕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及证券化、信贷绿色通道等主题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产业赋能等高质量服务,进一步推动后备企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为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