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变革!港交所官宣了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陆怡雯2025-07-30 12:33

8月4日,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生效。

所谓最低上落价位,是指交易所买卖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香港交易所发布的消息显示,本次第一阶段的调整主要涉及到每股价格范围在10港元至20港元、20港元至50港元之间的股票。前者的最小变动单位由0.02港元降至0.01港元,后者由0.05港元降至0.02港元。

港交所表示,调整最低上落价位,有望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更有效率,令订单将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优化价格发现,让交易价格能更贴近股票的实际价值等。

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

循序推进

香港交易所这一牵动市场的重磅变革,已悄然酝酿许久。

2024年6月,香港交易所刊发咨询文件,建议下调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2024年12月,香港交易所发布咨询总结。

关于这份咨询文件,香港交易所共计收到110份来自各界市场参与者的非重复回应意见,包括57家交易所参与者、8家主要业界组织、9家机构投资者、3家企业及33位个人。

总结报告显示,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支持分两阶段下调方案,认为缩小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不过,也有部分回应者对第二阶段可能给低价股带来的潜在影响表示关注。

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

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本权证及其他适用证券均在调整范围内,但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ETP)、交易所买卖期权、债券证券及结构性产品。

据披露,第一阶段,价格范围位于10港元至20港元、20港元至50港元的适用证券,最低上落价位分别下调50%和60%。第二阶段,价格范围在0.5港元至10港元的适用证券,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此前,香港交易所表示,经公开咨询并获市场有力支持,决定落实执行下调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方案。视市场准备情况及监管批准,香港交易所将于2025年年中率先实施第一阶段的下调最低上落价位。

而本次8月4日生效的即是第一阶段的调整,第二阶段预计将于明年推出。

为准备第一阶段的推出,记者了解到,香港交易所还会于8月2日安排一场非强制性的推出前测试,以便交易所参与者在第一阶段推出前,验证其系统已准备就绪。

影响深远

那么,该如何理解“最低上落价位”在证券市场运行中的核心作用?

对此,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称,最低上落价位是股价最小变动单位,决定了交易中最小买卖价差,是投资者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投资者的实际交易成本和投资收益。同时,它也是影响市场效率的关键因素,其大小会影响投资者报价和交易的方式,进而影响市场达成均衡价格的难度和交易效率。

在刘有华看来,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有机会缩窄股票的买卖价差,尤其是一些受价位限制的股票,从而降低隐含交易成本,提高股票的交易流转率及流动性,有助于市场价格发现,提升市场活力,增强香港股票市场的竞争力。

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表示,此次交易规则调整有望逐步提升港股交易活跃度。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港股正加大对国内私募基金的引入力度。最小变动价位的缩小,使频繁交易中的冲击成本降低,为机构留出可操作空间,有利于激发量化资金的参与热情。从长期看,新规在限制传统做市商的同时,也将有效鼓励量化机构这一“新玩家”入场。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也表示,最低上落价位是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变动的最小单位,直接影响买卖价差、交易成本和市场流动性。此次香港证券市场下调该价位,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使订单匹配更容易,减少投资者为即时成交支付的溢价,从而提升市场效率。

对于政策的后续推进,陈兴文建议,第二阶段重点关注0.5港元至10港元的股票。对于1港元至10港元的股票,可将其最低上落价位下调50%,以降低散户主导的低价股交易成本,而低于0.5港元的“仙股”暂不调整。在节奏把控上,待评估第一阶段对市场深度的影响后再启动第二阶段,并优化配套措施,如延续交收费改革、扩大做市商激励等。从长期战略来看,可探索流动性动态分级机制,并强化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