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惠城环保(300779)发布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5.09%;归母净利润502万元,同比下降85.63%;扣非净利润76万元,同比下降97.5%。
惠城环保表示,公司2月底才实现蒸汽并网销售,加之蒸汽单价降低,导致营业收入减少,利润同比降低;同时公司在全国多地布局业务,不断开拓新项目,项目储备人员成本、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均有所增加,公司整体费用上升,项目效益尚未释放,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
今年上半年,惠城环保财务状况承压。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8亿元,投资现金流-5.17亿元。此外,截至上半年末,短期借款2.18亿元,长期借款22.16亿元,利息费用达3469万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3.94%。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惠城环保股价大幅上涨受到市场关注。盘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87%,其间最大涨幅达到148%,并且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7月11日该公司股价一度达到251.65元/股。而拉长时间来看,2022年6月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4倍。
官网资料显示,惠城环保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三废”处理处置并将废物循环再利用的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于2019年在A股上市。其业务模式为“废旧催化剂处置+废催化剂资源化生产再利用+资源化催化剂销售”。
据介绍,传统废塑料处理技术长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物理回收对原料纯度要求极高,难以处理成分复杂的混合废塑料;二是传统化学回收技术普遍存在能耗高、转化率低、产物附加值不足等短板。惠城环保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张新功带领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
该技术首创“一步法”工艺,无需对各类低值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就能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产品收率达92%以上。
惠城环保宣称,在环保方面,CPDCC技术为彻底解决塑料污染难题提供了可能,若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1亿吨原油,约占我国年原油进口量的20%,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在全生命周期减少因垃圾焚烧和化石能源生产基础化工原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碳效果突出,以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为例,相当于减少约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惠城环保表示,公司承建的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于2024年3月在广东省揭阳市开工建设,2025年7月11日试生产成功,标志着全球首创的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实现全流程贯通。
此外,惠城环保还介绍,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资源化处理处置服务以及资源化产品销售是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广东石化建设了中国首套100%石油焦制氢联合装置,是中国内地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基地。惠城环保为其配套建设的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也属全国首套,目前在国内尚无可比公司运营类似项目。
惠城环保表示,未来公司的重点还是在稳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有客户;在现有产品分类上积极拓展分子筛、助剂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催化剂、助剂和分子筛市场。
截至7月29日午间,惠城环保近13个交易日股价自高点251.65元/股累计下跌约24%,最新股价181.16元/股,动态市盈率达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