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药研发与传统产品升级的双轮驱动下,科创板企业吉贝尔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近日,吉贝尔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首个氘代抗抑郁创新药JJH201501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受试者的随访观察,正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据此,该药物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提交上市申请。与此同时,公司核心老产品利可君片、尼群洛尔片通过市场拓展,仍释放着巨大增长潜力,形成“新老并举”的发展格局。
老产品焕发新活力 市场空间待挖掘
作为吉贝尔的“压舱石”,利可君片(曾用名“利血生片”)的历史可追溯至青蒿素研发前一年,是我国集国家之力研发的经典升白药,主要用于预防、治疗白血球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稳定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且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经受了长期疗效验证。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吉贝尔耗时5年多完成二次研发,将生产工艺从15步优化至4步,药品纯度从94%提升至99.6%以上,并斩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保护期直至2041年12月,巩固了其独家生产的市场地位。
利可君片的预防属性意味着副作用低微,老药的实惠与疗效经过长期验证,这让利可君片在抗癌、甲亢、乙肝、结核等伴有白细胞降低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肿瘤治疗领域,利可君片的价值正被重新认知。2022年5月,《临床路径释义·肿瘤疾病分册(2022年版)》将其列为恶性肿瘤治疗推荐用药。在肿瘤患者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抑制预防与治疗中,升白药需求迫切。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4年我国新发肿瘤482.5万例,总存活患者达1820万人,升白药市场空间广阔。
得益于副作用低、可长期服用且价格亲民(一个疗程仅600元)的优势,利可君片在肿瘤市场的渗透率正逐步提升。2024年,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52亿元,但在肿瘤市场的覆盖仅约20万患者,覆盖率不足5%。这意味着还有95%的市场等待开拓,利可君片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款核心老产品尼群洛尔片同样表现亮眼。作为我国首个复方抗高血压一类新药,其由低剂量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组成,经海军军医大学药理学专家苏定冯教授10年筛选研发,吉贝尔与该校联合完成临床开发并拥有完全商业权益。
吉贝尔在机构调研中介绍,该药物创新性地运用了协同降压机制,消减不良反应、提升疗效,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有效保护靶器官,扩大了适应范围和人群,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高心率领域。
一项对29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下降7次/分钟。不同访视结果显示,治疗一个月后,心率下降值趋于缓和稳定,尼群洛尔片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高心率患者,疗效显著,临床不可替代。《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尼群洛尔片列为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之一,《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也将尼群洛尔片列为推荐用药。
从销售数据看,尼群洛尔片已踏上规模化增长之路。2018年销售额1847.95万元,2024年已突破1.27亿元。吉贝尔表示,近年来公司通过组建专门事业部、构建专家网络,加快扩大尼群洛尔片销售规模,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预计后续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增长。
业内专家分析,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中约三分之一伴有高心率症状,对应细分市场规模可达20亿-30亿元,尼群洛尔片在此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前景。
构建三大技术平台 创新药管线蓄势待发
在老产品稳步增长的同时,吉贝尔的创新药管线已进入收获期。公司构建的氘代药物研发、复方制剂研发、脂质体药物研发三大技术平台,正支撑起一系列差异化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氘代技术与脂质体技术的突破,更让公司跻身国内极少数同时掌握这两项前沿技术的企业行列。
其中,吉贝尔氘代技术平台的研发与世界同步。“公司拥有先进的药物分子筛选技术,具有先进的氘代药物合成技术,生产成本可控,并满足氘代率的要求。公司氘代平台创新出的目标化合物大多数能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血药浓度和减缓药物代谢的速度,以达到降低给药剂量、提高安全性,获得更佳的疗效。”
据介绍,氘代药物是把药物分子上处于特定代谢部位的一个或多个碳氢键(C-H)用碳氘键(C-D)替代所获得的药物,从而延长药物半衰期、减少有毒代谢物的产生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给药剂量、提高安全性以及获得更佳的疗效。
基于该平台开发的JJH201501是一款沃替西汀衍生物,针对抑郁症治疗。目前,该药物的国内三期临床试验已进入数据总结阶段,其采用与全球抗抑郁主流药物伏硫西汀片(丹麦灵北制药生产)头对头的试验设计。初步结果显示,JJH201501在低剂量下即可达到对照药物常规用量的效果,且安全性更优、不良反应更低。
从市场需求看,抑郁症治疗领域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临床确诊抑郁患者约4800万,而《柳叶刀-精神病学》2024年中国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我国包含未就诊的轻度至重度抑郁状态人群为9500万人。2022年底获批的同类新药若欣林(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2024年销售额已达7.5亿元,行业预测其销售峰值将超20亿元,侧面印证了市场潜力。
除JJH201501外,吉贝尔基于氘代技术平台还布局了抗胃酸新药JJH201701、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新药JJH201801、降糖新药JJH202301等多个管线,形成梯队化研发格局。其中,JJH201501已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若上市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国内首个氘代抗抑郁一类新药。
在脂质体药物领域,吉贝尔同样取得突破。该技术通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肪双分子层内,形成亚微米或纳米级微型囊泡,可实现药物在人体内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更能改变体内分布,靶向肝、脾、胃及淋巴等组织器官,具备靶向精准、安全性高、适应症拓展潜力大等显著优势。
基于脂质体药物研发平台,吉贝尔开发的一类抗肿瘤新药JJH201601已进入IIa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入组胆管癌、胰腺癌患者10余例。临床前研究显示,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构建的PDX荷瘤模型中,该药物对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胆道癌、肝细胞癌的抑瘤效果优于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等阳性对照药物,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创新药行业中,同时掌握氘代技术和脂质体技术平台的企业极为稀缺,仅有石药集团等极少数企业具备这一能力。吉贝尔凭借前瞻性布局与持续研发投入,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为其创新药管线的持续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吉贝尔还在探索AI辅助药物筛选技术,以提升研发效率,并在抗胃酸、降糖、麻醉镇痛等领域布局多条研发管线,持续丰富创新药矩阵。
研发销售双轮驱动 聚焦长期增长
吉贝尔的发展轨迹,离不开“研发与销售并重”的战略调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扣非净利润2.15亿元。今年3月,公司推出的员工激励计划覆盖数百位一线市场人员,推动市场拓展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吉贝尔表示,公司加大力度完善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体销售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利可君片在肿瘤领域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尼群洛尔片在高血压伴高心率领域的推广与运用,深入开展院外市场(药店市场)的开发与维护,促进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从行业视角看,中国创新药正处于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的黄金期。吉贝尔聚焦三大技术平台,通过“老产品挖潜+创新药突破”的双路径,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增长。
在业内看来,随着抗抑郁新药JJH201501上市申报进入倒计时,以及利可君片、尼群洛尔片市场渗透率的逐步提升,这家“小而美”的创新药企,正以“老树开枝、新树含苞”的态势,向市场展现其长期增长的底气。(齐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