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多个工业品期货集中跌停 市场各方需保持理性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少龙2025-07-28 19:45

近期,期货市场上与“反内卷”相关的品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引发广泛关注。

7月28日,焦煤、玻璃、纯碱、工业硅、碳酸锂、焦炭等主力合约纷纷跌停,氧化铝跌超6%,多晶硅跌近6%。此前,前述相关品种受“反内卷”相关政策推动,积累了较大涨幅。

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此后多个行业“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在光伏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挺价,多晶硅报价大幅跳涨;煤炭行业受生产核查消息影响,期货价格迅速拉涨。“反内卷”政策的推进,让市场对相关行业产能调整、供给收缩产生强烈预期,成为推动期货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关注价格上涨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理性。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现货市场的反应远没有期货市场这般强烈。

这表明当前市场对“反内卷”的炒作更多停留在政策预期层面,后续是否有实际产能限制或去化政策落地,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这恰恰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反弹高度的关键变量。

这种价格大幅波动,对市场参与各方有着不同影响。对于期货投资者而言,价格的快速上涨带来了潜在盈利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风险。短期内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可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进一步推高价格泡沫,一旦政策预期落空或市场情绪转向,价格极有可能大幅回调,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对于相关行业企业来说,期货价格上涨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预期,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价格上涨不能有效传导至下游,企业可能面临库存积压风险;而若价格持续非理性上涨,吸引更多企业扩大生产,未来行业供应过剩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面对期货市场相关“反内卷”品种价格大幅波动,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行业企业,都需要保持理性。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市场风险,不盲目跟风追涨,关注政策实际落地情况和行业基本面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行业企业则应在关注市场价格波动的同时,着眼于长期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不是单纯依赖价格上涨来改善经营状况。监管部门也需加强市场监管,防范过度投机行为,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责编:李丹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