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计划全面聚焦AI芯片 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一鸣2025-07-28 11:39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云天励飞宣布将全面聚焦AI芯片,未来,公司将围绕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核心布局,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

谈及行业前景及为何选择今年布局,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博士向证券时报等在场媒体表示,2025年是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大模型技术达到新的成熟高度,模型调用成本显著降低,使得AI从“专家工具”逐步演变为“全民基础设施”。这不仅标志着AI从训练时代迈入推理时代,也预示着推理算力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虽然当前AI推理芯片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其市场规模相较于数千亿美元的训练芯片市场尚显微小,但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AI推理芯片的增长速度将大幅超越训练芯片。”陈宁认为。

为何选择2025年?

在交流中,陈宁将“训练”和“推理”比喻成“发电”和“用电”。他阐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可能只有几座发电厂,但是用电的单位、设备却成千上万。同理,未来基础大模型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每个国家可能只会剩下几个主权基础模型,但使用AI大模型的场景、设备,却会指数级增长。

在陈宁看来,未来3—5年,AI可能全面重塑人们身边的各类电子产品——从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到扫地机器人、冰箱等家用电器,再到电动汽车,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形态与功能都将被重新定义。这些设备将具备“主动工作”的能力,能像人类一样开口交流,理解复杂指令、主动回应需求甚至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最近特斯拉汽车正在部署的Grok4系统,已展现出电动汽车与人聊天互动、协助处理行车问题的雏形。可以预见,未来各类智能设备,也能通过更人性化的交互,实现功能的跃升与体验的革新。

而这一切场景的落地,都离不开AI推理芯片的底层支撑。它将贯穿端、边、云,形成无处不在的算力网络。正是这种 “全域覆盖” 的算力基础,让对话式AI能在各类设备中高效运行,最终推动电子产品从 “工具” 向 “智能伙伴” 的跨越,让各类Agent能够服务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基于云天励飞过去11年在五代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和商用芯片方面的深厚沉淀和积累,公司选择在2025年的这个节点,全面聚焦AI推理芯片。”陈宁谈到。

已推出五代NPU

据了解,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是AI推理芯片的领军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神经网络处理器核心IP和芯片,聚焦大模型高效推理,为人工智能的普惠应用提供算力支撑。并且,公司自主研发的“算力积木”架构,能够在国产工艺下实现算力单元的高效灵活扩展,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对AI算力的需求。

经过11年发展,公司已经推出五代NPU,并针对边缘推理场景、大模型推理场景、具身智能场景推出系列产品矩阵;并在消费级、企业级和行业级三大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具体而言,在边缘计算领域,云天励飞历经十余年产品实践,已积累大量技术Know-how。目前公司在高密度视频智能分析、小规模边缘大模型推理等典型场景,已实现多个示范项目落地,并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凭借在低功耗、高性能、模块化部署方面的优势,云天励飞的边缘芯片产品正持续拓展其在城市治理、智慧交通等场景的市场应用。

在云端推理加速领域,公司已推出基于国产工艺打造的推理加速卡,采用“算力积木”架构:通过Chiplet封装多颗中小算力芯粒,实现模块化扩展与任务并行,配合自研软件栈和工具链,在算力调度、成本控制和封装灵活性方面实现突破。该架构不仅支持一次设计、多种封装,也显著提升了芯片的适配效率与产品迭代速度。

在具身智能领域,公司已与十余家机器人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边缘芯片产品应用于服务型机器人已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围绕边缘计算、云端推理和智能机器三大应用场景,云天励飞正在构建一个涵盖‘高性能、低成本、强适配’三大优势的国产AI推理芯片体系。”云天励飞CTO李爱军介绍,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AI推理芯片的领军企业,打造面向AI大模型时代的关键“加速器”,通过高性价比国产算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的规模落地与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