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微波电”)增资扩股项目正式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完成挂牌交易,山东微波电和鲁信济钢(济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携手完成公司首轮股权融资。公司表示,会将募集资金聚焦市场需求与产品交付,研发更多系列的未来产品,在目前优秀生产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广纳高端专业人员。
股权结构激发创新活力
山东微波电于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设立,进行国家卫星核心部件空间行波管、空间行波管放大器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运营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主营产品为空间行波管及空间行波管放大器,是一种真空电子管,是卫星转发器分系统用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卫星微波小信号放大十万倍量级实现星地和星间信号传输,是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通讯传输的“信号放大器”。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
山东微波电作为济钢转型的 “先锋军”,以混合所有制机制打破传统国企束缚。股权结构上,公司构建了多元协同的创新格局:济钢空天及空天院投资平台、骨干员工均持有股份。这种 “国有控股+科研团队持股+员工跟投”的模式,既保障国有资本主导地位,又通过股权激励激发创新活力,为技术突破奠定了良好的机制基础。
人才方面,在公司70人的核心团队中,有42人专注研发生产工艺,人才构成呈现“双源活水”特征:既有济钢内部转型的高级钳工、焊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也通过市场化招聘吸纳专业院校精英,以及行业内资深的工艺仿真、结构设计专家。
轻量化、小型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核心技术方面,山东微波电相关人员介绍,公司突破了空间行波管行业传统生产模式,通过关键工艺柔性化生产和运营机制创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深度转型,实现了整管排气、螺旋线绕制等关键工序的自动化装配,成为继中电科12所、中科院电子所和南京772厂之后的国内第四家空间行波管研制单位。公司产品轻量化、小型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就像从土坯房到框架结构进化一样,我们通过结构创新让产品重量和尺寸比行业水平降低一个量级。”技术人员形象比喻道。轻量化技术成为公司抢占市场的“杀手锏”:单只行波管重量比传统产品轻约三分之一。“按一次载荷搭载100支管子计算,仅火箭发射费用就能节省数百万元。”
今年6月,经过航天系合作方重重考验,历经两年,山东微波电成功通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合格供货方资质认证,正式成为航天科技集团(西安分院)合供方。
如今,山东微波电年产100台套的产能不仅满足国内航天需求,更带动上游材料、精密加工,下游卫星总装、地面设备等产业集群发展。“今年,我们连续投入多个研发项目,正在布局功率、效率、尺寸全方位领先的技术矩阵。”公司副总程飞介绍。
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已建立起“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即预研一代更先进的未来产品;研制一代大功率、高效率的新产品;生产一代公司主打产品。目前,已有两套行波管放大器成功交付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搭载该器件的卫星将于2025年9月发射,这标志着山东微波电造核心器件正式跻身航天“国家队”。(齐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