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最大规模芯片制造商之一意法半导体(STM.US)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当季公司总营收从上季度的25.2亿美元小幅增至27.6亿美元,环比实现10%的增长,同比下滑14%,该数据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7.4亿美元。
第二季度,公司录得营业亏损约1.33亿美元,亏损原因是该公司计划精简业务,计提了1.9亿美元的减值和重组费用。若剔除重组和减值支出,意法半导体表示其营业利润可达5700万美元。此前,分析师平均预期其二季度营业利润约5600万美元。
目前,意法半导体大部分收入来自汽车行业,由于关税扰乱了汽车市场,汽车行业正面临全球贸易战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谈及经营情况,意法半导体表示,公司第二季度汽车芯片销售额略低于公司预期,但个人电子和工业部门的收入有所增加。
该公司于2024年10月宣布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随后由于行业持续低迷,该公司裁员约6%。
意法半导体成立于1987年,是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采取全球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模式。公司的“芯片”被嵌入到前沿的创新设计中,并使其在各类产品中发挥出关键作用,比如电动汽车和遥控钥匙、大型工厂机器和数据中心、清洗设备、硬盘、智能手机和牙刷等。
展望未来,意法半导体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总营收将为31.7亿美元左右,意味着有望环比增长约15%,高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预计的约31亿美元。
近日,两家汽车芯片大厂德州仪器、恩智浦接连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并对第三季度业绩给出了相对保守的展望。
其中,德州仪器于7月22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营收为4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略超市场预期。
展望第三季度,德州仪器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在44.5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尽管分析师平均预期为45.7亿美元,但部分预测高达48亿美元。同时,公司预计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中值为1.4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0美元。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德州仪器CEO Haviv Ilan表示:“关税和地缘政治正在扰乱和重塑全球供应链。汽车行业的复苏势头疲软。”
另一家全球汽车芯片大厂恩智浦则于7月21日公布了2025年最新季报。
今年第二季度,恩智浦实现营收29.26亿美元,同比减少6%,环比增长3%。当季,恩智浦车用芯片业务营业收入为17.29亿美元,环比增长3%;工业与物联网芯片营业收入5.46亿美元,环比增长7%;行动芯片营业收入为3.31亿美元,环比减少2%;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营业收入为3.20亿美元,环比增长2%。
展望第三季度,恩智浦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区间为30.5亿—32.5亿美元。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显示,尽管该区间的中点高于华尔街平均预期,但部分分析师此前预测这一数字会超过3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