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刀具行业的特点是,只要产品过硬,只要有高景气度的、新兴的制造行业出现,我们都将受到提振。”7月24日,华锐精密(688059)董事长肖旭凯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华锐精密在湖南株洲承办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与会企业代表既包括宇树科技、天链机器人等头部整机企业,也包括兆威集团、埃克马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与会企业围绕如何突破人形机器人在灵巧关节、高密度驱动器、轻量化仿生结构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高效、低成本加工制造展开探讨。
肖旭凯告诉记者,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不论是终端企业还是以丝杠、减速器等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都离不开精密刀具产品的应用。中泰证券分析师冯胜介绍,假设刀具占人形机器人加工成本的5%至9%之间,那么人形机器人刀具市场2027年有望达到70亿-126亿的规模。
人形机器人的先进制造,要克服高硬度和高精度两个核心问题,对精密刀具的一致性、稳定性等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记者了解到,人形机器人某些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需要达到微米级的尺寸公差、亚微米级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纳米级的表面形貌。人形机器人对细长的结构件、薄壁件的大量采用,也对产品强度提出极高要求。
“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的强烈需求,恰恰契合了我们公司长期以来‘高举高打’的发展理念。”肖旭凯表示。
财报显示,华锐精密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在6.69%,通过持续不断地自主研发和对高端装备、技术人才的持续引进,华锐精密已经进入了由欧美和日韩刀具企业长期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市场,也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的优质选择之一。据了解,经历前期的送样测试后,目前华锐精密已获得宇树科技小批量的订单。
精密刀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只是肖旭凯正在着力开拓的新兴领域之一。
就在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召开前一日,肖旭凯刚刚接待了一个来自半导体行业的潜在客户。“半导体行业对不良品的容忍率本来就是‘万里无一’,随着材料的升级,加工的工具也要同步升级。面对更高的质量需求,对方在行业中第一个想起了我们。”肖旭凯说道。
精密刀具行业的特点是较高的用户粘性。作为消耗品,精密刀具的费用虽然仅占加工制造成本的1%-4%,但作为直接接触工件表面的零件,精密刀具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加工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合格率。因此,每一次精密刀具供应商的确定,背后都意味着大量的测试和验证,一旦选定不会轻易更换。先发制人,这是肖旭凯在一个又一个新兴领域不断摸索的原因。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中国制造业向新向优的发展趋势,给了精密刀具行业不少新机会。肖旭凯笑着说,“下游行业热点不断,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不断的商机,华锐精密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做好品质、控制好成本,自然会得到客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