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四部门: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韩忠楠2025-07-24 17:09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人们出行生活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等,常受到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给电动自行车的全产业链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发布会,介绍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及《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有关情况。

新国标修改完善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新国标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道,新国标修订历时8个月,共开展了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试验验证、5.4万条意见建议处理、近13万份问卷调查,修改完善了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据悉,新国标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何亚琼强调,新国标的实施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今年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今年12月1日。

这意味着,从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在加紧促销,消化库存产品。

针对新旧标准车辆过渡的话题,何亚琼表示,有关部门在鼓励重点生产企业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的同时,也会强化检测认证保障,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确保旧标准的车辆可以在今年12月1日前完成消化、平稳退市,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产品安全性能提升、续航更长

新国标究竟会给电动自行车产品乃至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作用?这是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何亚琼介绍道,新国标实施将产生五方面积极效果。

一是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通过优化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技术指标,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二是减少交通事故风险。通过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等关键参数,确保车辆无法超速行驶,同时增加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确保车辆能够应对爬坡等特殊工况。提升车辆制动性能要求,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左右,降低碰撞事故发生风险。

三是有效防范非法改装。通过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增加互认协同功能,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有利于逐步减少乃至杜绝改装行为。

四是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通过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的动态监测要求,便于消费者及时识别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有效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水平。此外,还通过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明确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消费者及时淘汰超期服役产品。

五是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通过将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70公里。

简言之,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产品会更安全、续航更长,使用更便捷。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孙毅军认为,长远来看,新国标实施,一定会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不过,面对纷繁多样的产品,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购和识别产品的安全性能?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也在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李春江表示,购买电动自行车时,一看CCC认证,二看产品合格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有产品合格证,一车一证。

四部门联合发文强化标准实施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何亚琼表示,新国标要切实发挥作用,不仅要把标准制定好,更需要行业管理部门、检测认证机构、电动自行车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把标准学好、用好。

“目前,距离9月1日新标准正式实施仅剩1个月左右。但标准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环节同步推进。”何亚琼称。

基于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从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等七方面作出部署,推动电动自行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和适配,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常态化”“不打折”“全链条整治”,在发布会上,何亚琼用上述关键词,强调了新国标的实施需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部署,持续推进《意见》实施,强化跟踪问效,保障符合新国标的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加快实现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