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中旬开始,多省份陆续公布本科普通批投档线,高校录取工作逐步推进。
然而,还有一批人,他们或者刚刚参加完高考,或者已经通过高考就读国内高校,但仍然想就读更好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学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今年大二的冉丽就是如此。“我认为留学是高考失利之后的第二项选择。”冉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之前并没有“高考不成就留学”的想法,但现在已经为留学做准备,“因为没有考上国内心仪的学校,我会选择去国外读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高考失利,然后选择出国留学,这当然是一个可选项。“但这需要自身积极主动去规划,包括留学目的地、学业安排、职业发展等都需要思考的。不能只是因为国内考不上好学校,然后想出国‘镀金’,这实际上还是混文凭的心态。”
从留学的“圈层”上来看,赴美留学颇受欢迎,冉丽也想去美国留学,但她发现赴美留学之路变得越发不确定起来。“周围一些朋友的签证都还没有过,现在赴美留学签证变得比以前麻烦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赴美留学逐渐“褪色”。记者采访多家中介和计划赴美留学人员,认为一年学费、生活费加起来至少需要6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不少中介和留学生开始主动寻求“平替”,推荐去英国或者其他国家地区。
要问留学去哪里最贵?留学圈里公认赴美留学最为昂贵。记者采访多家中介和多位留学生(或计划留学的学子),他们普遍表示,即使能够就读一些学费偏低的美国大学,一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也基本上在60万元人民币以上。
“赴美留学是需要评估家庭的经济状况的。”一家连锁留学机构的陈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英国和美国留学是最贵的,“赴美留学一年底线在60万元左右,赴英留学一年40到50万元左右。”
“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现在去美国留学一年至少是70万元起。”一家一站式出国留学服务大型中介机构老师麦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一位美国加州的国内留学生杨鹏,他的留学历程是先在国内读完高中,然后申请美国社区大学,完成了两年基础课程后,成功转学到了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圣何塞州立大学),本科主修航空专业。据杨鹏介绍,在不考虑学费的情况下,仅仅房租、生活费、保险费等,每月就需要接近5000美元。
近年来,赴美留学遭遇到学费的“涨价潮”,包括哈佛、耶鲁在内,大批名校每年本科学费突破9万美元。而一些相对便宜的学校学费也很少低于4万美元,叠加生活费、保险费、住宿费等,在不考虑来回机票等情况下,即使就读这些学费相对便宜的大学,60万元人民币几乎就是一年开销的底线了。
尽管如此,赴美留学仍然是很多学子所期待的。冉丽表示,美国高校知名度高,有很多世界范围内认可的名校,整体上看教育资源、行业发展环境都比较强。
不少留学中介也表示,赴美留学的认可度一般公认是留学圈最高的。
陈老师表示,在留学圈里的认可度也是有等级的,一般来说是英美第一,欧洲大陆第二,然后是新加坡、日韩等地。
事实上,赴美留学不仅仅需要足够的费用,据中介介绍,如果是想去美国读研,需要看本科的排名。“美国的大学有一个名单,把国内的大学划分为不同层次。一些在名单上的名牌大学,同样的专业,要求的绩点就低,就容易申请上。相对来说,英国研究生的申请就简单多了。”麦克老师表示。
出国留学并非一条坦途,高考成绩对留学也有重要影响。目前,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正在推进,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公布了本科普通批投档线情况。
比如,7月18日,广东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档,共投出考生317135人,其中,普通类(历史)投出66013人,普通类(物理)投出218024人,艺体类统考投出考生33098人。根据日程安排,本科批次录取工作预计7月24日结束,届时将对有缺额计划的院校专业组进行征集志愿。
对于一些学子来说,出国留学是他们没能考上国内好大学的一条出路。
和冉丽一样,韩琳也没能考上心仪的国内高校。她此前的高考成绩为480分,考上重庆一所大学,但上大学之后她就在努力考雅思并提高绩点,以提升自己外出留学的录取概率。“我的高考成绩并不足以让我在国内读到一个好大学,所以想出国留学再回国,这样更受国内人才市场的青睐。”
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并不少,使得国内留学市场颇为庞大。但是,目前留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近日,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出版发布。
根据《蓝皮书》,28个国家留学环境综合评估得分排序中,美国排名第4位,低于英国、新加坡、加拿大。从更为细节的评价上看,就质量与就业指标而言,美国仍然排名第1位,但在安全与成本指标上,美国排名第26位。
这一数据可以解读赴美留学遇到的问题:“卡”住赴美留学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安全问题。
韩琳表示,目前美国的局势对于她赴美留学的计划,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我已经在寻找替代的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亚、瑞士等等。”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赴美留学的签证不好下来,所以我会同时申请英国或者澳大利亚的大学。”冉丽表示。
陈老师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对赴美留学是有一定影响的,预估未来更多人会选择去其他国家和地区。
麦克老师则建议学生不要只盯着美国,要多关注替代选项。随着美国时局变化,他关注到很多计划留学的国内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更多开始选择英联邦国家留学,“澳洲、英国等地申请的人越来越多”。
《蓝皮书》提出,目前英国、美国等依然是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国,但亚洲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熊丙奇指出,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已经多样化,赴美留学的人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有明显的下降,很多学生会去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甚至东南亚留学也红火起来。“其实家长和学子都要有心理准备,如果高考失利也不容易申请进入美国的好学校,另外即使申请到了,很多美国学校是宽进严出,大学的淘汰率还是相当高的。”
除了目的地的改变,留学市场的另外一个变化是回国求职的人员越来越多,这可以从多个报告中得到佐证。比如,智联招聘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4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留学生回国求职人数同比增2成,8成求职留学生为硕博学历,商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多。
《蓝皮书》也指出,留学回国普遍化,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留学回国人员占比不断提高。
熊丙奇认为,随着出国留学变得大众化,海归的价值也不再像原来一样高,如果仅仅拿到一个文凭,那么价值并不大,重要的还是能力提升。
熊丙奇建议,出国留学需要家长和学生评估自身能力来选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但关键是要做好出国留学的学业规划和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这条路很轻松。”
(应采访者要求,冉丽、杨鹏、韩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