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敲定贸易协议,韩国压力大了……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王哲希 张聪2025-07-24 00:02

美日贸易协议的尘埃落定,不仅重塑了双边经贸格局,也让即将开启的美韩谈判牵动着亚太乃至全球产业链的平衡预期。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5%;作为交换,日本将推出一项规模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与贷款计划。

这一消息是特朗普在白宫与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会面后对外公布的。赤泽亮正随即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任务完成”,不过他表示,此次协议未涉及日本钢铁和铝制品的出口关税(目前这类商品仍需缴纳50%的关税),且不涉及国防预算方面的任何协议。

消息公布后,东京股市日经指数23日大幅反弹,收盘较昨日上涨1396.40点,报41171.32点,升至去年7月以来高位,涨幅为3.51%。其中,因协议将汽车关税从原拟议的25%降至15%,汽车制造业板块领涨,马自达汽车股价暴涨17%,丰田汽车涨幅超14%,本田汽车亦攀升近12%。

不确定性降低

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发文指出,这是“与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议”,美国“将继续与日本保持稳固友好的关系” 。

日本首相石破茂则称赞该协议是“在对美贸易顺差国家中关税最低的”,并进一步说明,对美投资计划中包含日本政府附属机构提供的5500亿美元贷款与担保,以帮助日本企业“在制药和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建立有韧性的供应链”。

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员透露,日本还将扩大对美国大米等农产品的采购规模。石破茂对此表示,在美国大米进口份额方面,现有框架下可能会有所提升,但强调该协议未以“牺牲”日本农业利益为代价。

汽车贸易是美日双边经贸的核心板块,长期呈现显著的单向流动特征——日本汽车及相关产品占据绝对出口主导地位,其汽车行业对美出口额占日本对美总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规模突破550亿美元,而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仅略超20亿美元,贸易逆差悬殊。

这一协议引发了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强烈不满,他们担心这一贸易制度将降低日本汽车进口关税,而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厂及供应商仍被征收25%的关税。代表通用汽车、福特及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布朗特(Matt Blunt)直言:“任何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更低关税,而对北美制造、含高比例美国成分的汽车征收更高关税的协议,对美国工业和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都是糟糕的协议。”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悉尼高级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娜·克利夫顿(Kristina Clifton)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早些时候的单边关税威胁,这项协议对日本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明治生命研究所经济学家前田和孝也表示,确定了15%的关税税率,预计日本经济将避免衰退。

此外,特朗普对日本支持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项目表达了新的乐观态度,他在白宫向议员们透露:“我们已经敲定了一项协议……现在即将达成另一项合作,因为日本将与我们在阿拉斯加携手组建合资企业,正如大家所知,这是为了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石破茂去留成疑

由于该贸易协议降低了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为日本央行通过加息对抗通胀创造了更宽松的空间。隔夜指数掉期(OIS)显示,日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超过80%。

日本政府债券应声下跌,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8.5个基点,至1.585%。同时,日元应声跳水,美元兑日元完全收复稍早跌幅,一度涨0.3%至146.25。

有市场人士表示,“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缓解,投资者意识到美国长期利率走低,导致日美利差收窄的可能,纷纷买入日元出售美元。”

股票市场方面,日股今日高开高走,日经指数收盘较昨日上涨3.51%,收复41000点关口;东证指数收报2926.38点,涨幅为3.18%。汽车制造业板块领涨,马自达汽车股价暴涨17%,丰田汽车涨幅超14%,本田汽车亦攀升近12%。

分析认为,特朗普宣布的15%关税水平显著低于市场此前预期,加之石破茂的辞职传言,为市场增添乐观情绪。

伦敦Polar Capital日本股票基金经理Gerard Cawley指出,“市场更希望石破茂离职,让其他人接任。至少这样投资者就知道竞争环境是什么样的。”

在上周日参议院选举失利后,石破茂并未依惯例引咎辞职,当时他给出的留任理由之一是美日关税谈判处于关键阶段。而今,美日关税协议达成,石破茂继续留任的主要理由消失,多家日本媒体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石破茂有意在8月底前宣布辞职。

该消息随后被石破茂本人否认。当日晚些时候,石破茂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留任意向,表示此前有关其辞职的媒体报道不实。

此外,应对物价上涨也是石破茂给出的留任理由之一。目前,日本仍面临不小的通胀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6月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3%,略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测的3.4%,较5月3.7%的同比涨幅(为两年来最高)有所回落。尽管涨幅有所放缓,但这些数据显示出了通胀的潜在强度。

根据自民党党章,自民党总裁任期届满前,如有超过半数的自民党籍的国会议员和超过半数的自民党都道府县支部联合会代表都提出选举新总裁的要求时,可进行新总裁选举。这事实上也将构成对现任总裁的罢免。

目前,关于石破茂的去留问题仍不明朗。

韩国压力陡增

美日协议的达成,显著提振了其他国家与美国敲定类似协议的市场预期。作为亚洲另一重要的汽车与电子制造出口大国,韩国对这一协议的反应尤为强烈,韩国汽车制造商股价随日本同行同步走强,现代汽车上涨7.3%,起亚跃升7.6%。

而由于日本与韩国在汽车、钢铁等领域存在竞争关系,美日协议的落地无疑给韩国带来了压力。韩国财政部及最高贸易代表将于7月25日在华盛顿与美国举行高层贸易谈判。韩国总统李在明明确表示,希望避免在贸易协议中处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劣势地位。

市场也普遍期待韩国能参照日本模式,在即将到来的华盛顿谈判中,争取将对美汽车关税从25%下调至与日本同等的水平。

韩华投资证券分析师金成来表示:“投资者将美日协议视为韩美协议的基准”,该协议 “将迫使韩国谈判代表拿出类似甚至更优的方案”。

7月23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已表态,首尔方面将仔细研究美日贸易协议条款,在华盛顿关键贸易谈判前夕,韩国有望在能源和工业领域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不过,西江大学管理学教授金永进认为,韩国要让美国将对韩关税降至低于日本的15%难度较大。他进一步指出,韩国需效仿日本,通过增加农产品和能源进口、扩大对美投资等举措,才有可能达成类似的关税优惠结果。

韩国最高贸易代表曾透露,为达成框架协议,韩国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开放农业市场。但据韩联社报道,在即将开启的华盛顿谈判中,韩国将明确排除以开放大米和牛肉市场作为谈判筹码,转而考虑扩大进口美国燃料作物(例如用于生产生物乙醇的玉米)。

“我们将全力以赴,争取实现韩美工业与能源合作升级的共赢成果”,金正官指出,鉴于谈判结果可能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韩国将采取全面应对措施,同时充分考虑本国产业的敏感性。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