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日前揭晓。
数据显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4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2万亿美元(现汇率约合102万亿元人民币),和上年比下降约2.7%;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增长约7%。
今年,《财富》中国500强的上榜营收门槛约为36.2亿美元,较去年的门槛下降约3%。按美元计算,2024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8.75万亿美元,榜单中500家公司的收入总和约为中国当年GDP的四分之三。
新势力集体跃升
榜单中,新势力车企的集体跃升成为一大亮点。
比如赛力斯成为全榜排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位列第169位,较去年上升235位。该公司营收近20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5%。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赛力斯深度绑定华为生态,推出新车型,2024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问界系列产品持续热销。零售数据显示,去年问界M7销量最高,为19.33万辆;问界M9和问界M5次之,销量分别为15.61万辆和3.65万辆。
产品加持下,赛力斯实现近五年来的首次扭亏,当期利润为8.26亿美元,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小米集团作为汽车领域新锐,今年入围百强,排名从上年的102上升至第76位,其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超30%的同比增幅。
“蔚小理”三家新势力车企也创下了新战绩。
其中,小鹏汽车排名351,较上年的452名提升了101个位次,营收达到5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理想汽车排名则从184位提升至171位,营收200.77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4.8%;蔚来集团则较上年上升43个位次至269名,对应营收9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连续四个月领跑新势力销量的零跑汽车首次上榜,位列第423名,其营收为44.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9%。
高增为新一年的发展建立了信心。今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零跑汽车高层立下“军令状”,称2025年全年销量将达到50万—60万辆,同时公司将力争在2025年实现全年盈利。
吴典摄
传统车企分化
传统车企也各有亮点。
比亚迪从上年的第40位上升至第27位,营收和利润分别实现26.9%和31.8%的同比增长,对应1080亿美元、55.95亿美元。
2024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427.21万辆,同比增长了41.26%,是造车22年来销量最高的一年,也首次问鼎国内销量第一。汽车销量增长是业绩的主要引擎,有人曾粗略计算,去年比亚迪每天可以入账21.29亿元,一天净赚1.1亿元。
孙婉秋摄
吉利控股同样保持上升势头,排名由第54位前进至第41位,营收同比增长13.6%,为798.9亿美元,利润则小幅增长2.8%。
去年,吉利控股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去年销量88.8万辆,同比增长92%。此外从该年第三季度起,吉利新能源车开始盈利,不再赔本赚吆喝。2025年,吉利全年总销量要干到27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要冲击150万辆大关,新能源渗透率要达到55%以上。
长城汽车则从158位升至140位,营收同比增长14.9%,对应218亿美元,利润同比增长77.8%至17.64亿美元。
“舍弃低效规模、聚焦高价值市场”的战略导向下,长城去年全年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达到近31万辆,同比增长37.13%,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25%以上。其中定位于高端越野市场的坦克品牌表现尤为亮眼,全年销量23.22万辆,同比增长42.57%,成为拉动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央国企车企则整体表现较为低迷,许多企业面临营收利润双降的困境。
比如东风汽车排名从上年的第64位下滑至73位,营收减少10.9%,但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从去年亏损3.91亿美元转为盈利3.18亿美元。
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均遭遇业绩滑坡,其中上汽从30位跌至38位,营收下滑17.1%,利润骤降88.4%;一汽从35位降至43位,营收下降13.1%,利润暴跌70.8%;广汽排名从53位滑落至66位,营收减少21.5%,利润暴跌168%。
在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北汽、奇瑞、宇通排名均有所上升。奇瑞汽车排名从100位升至59位,营收达到596.94亿美元,同比增长52.7%,这主要得益于其海外表现——2024年出口汽车约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
同样受益于海外市场的还有宇通客车,其排名从488位升至375位,营收同比增35.4%,利润增幅为122.9%。数据显示,2024年,宇通客车累计出口客车(3.5米以上)1.4万辆,同比增长37.73%。
而北汽集团虽然排名提升5个座次至52名,但营收微降1%,利润大幅下滑超七成。
吴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