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们从可口可乐获得的现金分红是7500万美元,到2022年股息已经增加到7.04亿美元。成长每年都在发生,就像生日一样确定无疑。”
巴菲特曾如此描述红利(高股息)投资的巨大魅力。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式迈入“1”时代,这种“低利率不解渴”的紧迫感,反而成就了当下红利(高股息)资产的风靡。2025年,高股息资产持续火热,成为核心投资选项之一。
红利主题的基金产品琳琅满目,有什么区别?在指数基金投资中,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如何为自己的投资组合,挑选一只合适的红利基金产品,是许多投资者的内心关切。
笔者留意到,近日,华宝基金发布了一张【全“息”图】:这张图上,给出了许多我们不曾深究、却颇有意思的结论:原来天津的租金回报率明显高于北京,原来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上),原来不同的红利(高股息)指数之间,也存在着各色差别……
随着股息率箭头的一路向上,我们可以从一张【全“息”图】,一窥红利的精彩世界。
A500:一把极佳的衡量标尺
首先,我们从中证A500——这个2024年最火指数出发。
新“国九条”后发布的新一代大盘宽基指数、中证“A”系列三叉戟之一、被誉为中国版的“标普500”,这些都是“中证A500指数”头顶上的光环。
不过,中证A500指数并非一只“高股息”指数。选择从中证A500出发,是基于它对A股核心资产的表征性,这如同一把极佳的衡量标尺,将衬出A股高股息投资的魅力。实际上,虽非高股息指数,中证A500指数的股息率水平也并不算低,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A500指数的股息率达2.97%,高于同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2.75%。(数据来源:Wind)
上图呈现了自2004.12.31(指数基日)以来,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与中证A500指数的走势对比:第一眼就可直观看出,在收益表现上,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跑赢同期的中证A500指数。
之所以在收益率上有如此差别,原因就在于——分红再投资。作为价格指数,中证A500指数仅简单反映成份股价格的波动,并不考虑成份股分红的影响。相比之下,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除了反映成份股价格的波动,还假定所有成份股的现金分红都用于再投资,并将分红再投资以模拟实际投资中的复利效应。时间越长,这种分红再投资的复利威力就越大。
自2004.12.31(指数基日)以来截至2025.6.30,中证A500指数区间收益率达363.05%,同期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的区间收益率为558.34%,这多出来195.29%的超额收益率,就源自“红利再投资”。(数据来源:Wind)
基金合同中约定,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10;C类:019511)跟踪中证A500指数,但实际上,如果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不分红,在成份股分红再投资的复利影响下,投资中证A500ETF华宝(563500)获得的收益,要更接近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的走势。
这种全收益指数跑赢价格指数的现象,几乎见于所有指数,背后都是红利再投资的威力。下文将提到的诸多红利指数,也无一例外。
自由现金流:红利之源
在中证A500之上,就是中证指数公司在去年发布的“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
“自由现金流”是企业在支付了所有必要的经营费用和资本支出后,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真金白银。
一般情况下,高自由现金流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质量更高、公司估值水平更低,充沛的自由现金流可以用于分红或回购股票,这将直接或间接提升股东回报。此外,高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也更勇于投资未来,开拓新业务。
相比于普通的红利指数,自由现金流指数可剔除掉“借钱分红”的公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分红的不可持续风险。与此同时,自由现金流策略选出的股票,也具备高股息的特征,毕竟充沛的自由现金流才是有能力分红的前置条件。
截至2025.6.30,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的股息率达4.03%,跟踪该指数的300现金流ETF(562080)自2025.4.15上市以来,基金净值强势走高。(数据来源:Wind)
800红利低波:高股息+低波动
股息率继续向上,来到的是“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截至2025.6.30,其股息率为4.80%)。(数据来源:Wind)
7月17日,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800红利低波ETF(159355)”刚刚完成了本年度的首次分红。
根据基金合同,每季度当基金相较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大于0.5%时,“800红利低波ETF(159355)”就会强制分红。
相比于一般的高股息指数,在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增加了“低波动”因子,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可以显著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最近3年,A股的高波动有目共睹,在如此环境下,中证800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14.17%,年化夏普比率为0.93,优于同期的多只同类指数表现。(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
如果在红利投资的基础上,对于波动性有着更高要求的投资者,“800红利低波ETF(159355)”及其联接基金(A类:023321;C类:023322)这样的“高股息+低波动”兼具品种,是更具性价比之选。
标普红利:含着金钥匙出生
股息率再向上,则是股息率为4.84%的“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6.30)
这只指数出生名门,来源于全球第一大红利指数提供商——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
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致力于在A股精选100家高股息率的好公司,具有五大特色性优点:一是盈利稳定性与分红稳定性筛选保证入选成份股的基本面质量;二是一年两次调样,与红利类策略最优调仓频率相匹配,更好抓住红利周期的动态调整机会;三是采用过去一年分红金额计算股息率,时效性更高;四是权重上限设置更低,降低“价值陷阱”的概率;五是市值分布更均衡,组合分散化程度更高,做到降低大中小盘的偏离。
2009年以来截至2025.6.30,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5%,领先于中证红利(11.65%)、深证红利(9.68%)、上证红利(9.40%)等主流红利全收益指数。(数据来源:Wind)
而标普红利ETF(562060)及其联接基金(A类:501029;C类:005125)是目前全市场唯一跟踪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的ETF及联接基金,具有稀缺性。此外,标普红利ETF的联接基金,则是由红利基金LOF转型而来,红利基金LOF分别于2019年获“2018年度开放式指数型金牛基金”奖项,于2021年获“三年期开放式指数型金牛基金”奖项。要知道,金牛奖被誉为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奥斯卡”奖,足见其含金量。
价值系:高股息也各有不同
股息率继续向上,是两只带有“高股息”特征的价值指数。一个是挖掘具备红利特性的A+H价值股的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另一个是定位为“低估值+高股息”大盘蓝筹的上证180价值指数。截至2025.6.30,前者股息率为4.98%,后者的股息率达5.11%。(数据来源:Wind)
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是一个横跨A股、港股两大市场的跨市场指数,其通过市净率、市盈率及市销率进行综合价值评分,优选标普直通中国A股指数和标普直通香港指数的100家具有估值吸引力的成份股并赋权。跟踪该指数的价值基金LOF(A类:501310;C类:007397),也是国内首只价值因子指数的LOF基金。
而上证180价值指数是从上证180指数中,选取价值因子评分最高的6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覆盖了20只“中字头”个股,其成份股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板块龙头股,以及基建、资源等板块龙头股,不仅股息率高,在波动行情中也具有较好的防御属性。
近日,工信部宣布将出台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叠加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提振基建、建材板块。跟踪上证180价值指数的价值ETF(510030)及其联接基金(A类:240016;C类:022826)或许值得关注。
银行:天生的“高股息”代表
个别行业是天生自带“红利”基因的——比如,银行。
要知道,全市场大量红利主题基金(包括上述提到的各类红利指数)都是银行股的重要持有人。
在这张「全“息”图」上,截至2025.6.30,中证银行指数的股息率达到5.19%,单论股息率水平,也算是坐二望一了。(数据来源:Wind)
过去一年半,领涨A股的,正是“高股息”银行。2024.1.1以来截至2025.6.30的一年半时间里,中证银行指数大涨52.20%,在32个中证全指二级行业指数中高居同期涨幅榜第一。这种银行领跑的现象,同样见于海外市场。2024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的银行指数,相较大盘同样走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表现。究其原因,环球同此凉热。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阶段、政策和地缘不确定性加剧,银行股作为盈利稳定、分红可持续的“确定性资产”,2024年以来持续获得价值重估。
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银行ETF(512800),最近60个交易日,超52亿元巨额资金净流入,其最新基金规模站上140亿元大关,近1年日均成交额超4.5亿元,在全市场10只银行指数ETF中规模最大、流动性也最佳。(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Wind;时间截至2025.7.21)
若对银行股情有独钟,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基金(A类:240019;C类:006697)显然是绝佳的投资工具。
港股通红利:纯粹瞄准港股高股息
2025年至今,港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十分亮眼。
股息率继续向上,就是这张「全“息”图」的最后一只“高股息指数”,也是图中唯一一只纯港股指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截至2025.6.30,该指数的股息率高达5.71%。(数据来源:Wind)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采用双重筛选机制:先从港股通股票中挑选75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再精选其中波动率最低的50只,兼顾“高股息”与“低波动”双重优势。2021年至今的震荡市行情中,该指数累计涨幅达91%,最大回撤仅为-22.8%,年化夏普比率达1.04,展现了“低波+红利”两大策略融合的独特魅力。(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区间为2021.1.1—2025.6.30)
2024年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股通净流入资金超1.4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市净率仅为0.59倍,是价值投资的洼地。流动性改善的港股,正在迎来估值重估,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港股通红利ETF(15922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2887;C类:022888)后市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主动选股:高股息策略做“超额”
高股息策略在主动选股上,也令人眼前一亮。
华宝红利精选基金是一只主动选股的红利主题基金。刚刚披露的2025年基金二季报显示,自2020年6月3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宝红利精选A(009263)区间收益率高达52.03%,相较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达到21.07%。
基金经理唐雪倩曾如此解析华宝红利精选基金的超额收益来源:
其一,在股票筛选上,剔除掉过往分红行为不太连贯的公司,即分红的连续性指标;其二,结合行业所处的周期位置,研判个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以此来判断上市公司未来分红能力的可持续性;其三,大部分红利指数基金需跟随指数,每半年或一年才能进行一次成份股调整,相比之下,华宝红利精选基金等主动选股型的红利基金,在调仓换股上可以做到更为灵活。
股息率是起点,而非终点
新“国九条”政策发布后,国内上市公司的分红规模、频次及覆盖面均显著提升,红利策略的战略配置价值随之得到增强。2024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3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来源:Wind)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仍将处于低利率的环境,当前红利类资产普遍有4%—6%的股息率,相较10年期国债存在3%左右的利差,这个利差的存在,使得红利类资产的配置需求长期存在。
此时此刻,我们都需要诚实地问自己一个问题:多年下来,自己的投资收益,在这张「全“息”图」中,处于哪个位置?
而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知道下一步往哪里走。
股息率是起点,而非终点——它像一把伞的伞面,雨天遮风挡雨很有用,风雨越大,伞面理应要更大;但晴天举着反而成了负担,伞面越大,反累其身。真正的聪明之举,是根据你所处的天气(投资目标),灵活选择大小最合适的伞面(股息策略)。
当“红利家族”渐趋完善时,投资者得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武器库,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这正是基金公司完善“红利产品线”的意义所在。
华宝「全“息”图」所呈现的一整套“高股息产品”阵容,满足投资者投资所需之际,也助推着公司指数业务大步向前。进入7月份,华宝基金旗下权益类ETF资产总规模成功迈上900亿元大关,再创里程碑,其公募基金ETF业务头部机构的地位持续巩固,并已形成宽基、行业/主题、策略/风格等多维产品线。近日来,其权益类ETF资产继续快速增长,已临近1000亿元大关,“千亿权益ETF俱乐部”再增一员,仅差临门一脚。(数据来源:沪深证券交易所)
注:历史收益率、利率、股息率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率的保证。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不承诺任何产品的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标普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中证指数、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地产、中债估值中心、Wind;城市租金收益率数据截至2025.5.31,其他数据截至2025.6.30。相关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股息率为近12个月数据。
港股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日为2011.1.31,发布日为2017.2.20;银行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为2013.7.15;价值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上证180价值指数,基日为2002.6.28,发布于2009.1.9;价值基金LOF标的指数为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标普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基日为2004.6.21,发布日为2008.9.11;800红利低波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日为2024.5.21;300现金流ETF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日为2024.11.12;中证A500ETF华宝及其联接基金的标的指数为中证A500指数,其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为2024.9.23。上述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与备选成份股。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指数回测数据、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华宝红利精选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7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恒生指数收益率×5%,其2021-2024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3.90%、-11.66%、3.87%、21.91%及10.31%、-3.42%、1.12%、12.23%。华宝红利精选基金成立于2020.6.3,历任基金经理为张奇(2020.6.3-2022.6.17)、唐雪倩(自2022.6.17起至今)。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基金产品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上文所示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人评估的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适合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