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创债ETF具有三重示范意义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田鹏2025-07-14 09:09

从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到10家公募机构当日集体上报;从7月2日首批10只产品正式获批,到7月7日集体首发并一日售罄,募集资金合计达300亿元。

这一系列进程的背后是政策引导、市场基础、产品创新及战略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层面的明确表态与高效审批机制提供了强力支撑,市场上科创债规模扩容及债券ETF的受欢迎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产品在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创新解决了痛点,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需求则让科创债ETF成为资本支持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笔者认为,这项高效推进的金融实践,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一是极大地提升了科创债的流动性。一方面,科创债ETF采用T+0交易机制、实物申赎模式以及做市商报价制度,精准破解了传统信用债交易中存在的流动性不足痛点,能更高效地满足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让科创债的交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其既具备ETF特有的工具属性,又契合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这种双重特性使其成为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硬科技领域资产的优质选择。

大量资金涌入,将使得科创债在市场上的交易更为频繁,活跃度显著增强。这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也为科创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市场参与者更加活跃,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氛围。

二是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科创债ETF构建了“债股联动”的创新机制,从而优化了科技创新生态:从债市端看,科创债为科技领域提供低成本融资,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股市端看,二级市场资金借助ETF定向支持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形成从融资到投资的完整闭环。这种“债市输血+股市赋能”的协同模式,既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路径,又推动资金在科技创新链条中高效流转,最终助力科创企业壮大与科技产业升级,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层价值。

三是推动了金融产品创新。在金融产品体系中,科创债ETF填补了公募基金在“科创类”场内债基领域的空白,丰富了债券市场现有的投资工具类型。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固收类资产配置选择,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同时,科创债ETF的成功推出,也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围绕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

由此不难看出,首批科创债ETF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纽带,打通了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堵点,既展现了我国金融体系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敏捷性与创造力,也为构建更具韧性和活力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引导—市场响应—产业受益”的良性循环,将持续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注入资本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基石。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