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上、庸者下”,让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韩韫超2025-05-28 09:29

“发展需要什么,干部就比拼什么”“把担当者用起来,主动担当就会蔚然成风”,当越来越多的干部以务实担当站成一支“冲锋队”,清朗的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更加值得期待。

据5月26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自2022年起,内蒙古精准施策,制定实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2条措施,持续营造“凭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的浓厚氛围,为干部队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时隔5年,内蒙古经济总量重回全国中游序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这份发展答卷,字里行间透露出干事创业的新气象。

地方主政干部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努力在大漠戈壁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大学副校长紧盯经费、就业、人才等学校建设难题,着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检察院检察长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而是积极探索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最优解决方案……内蒙古各级干部敢闯敢试的实践和成果,体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也是当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愈发鲜明的一个生动注脚。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近年来,从中央层面制定、修订《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到一些地方对这一制度的细化与实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让“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成为过去时,一系列创新经验和做法也传递出明确信号:“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成为常态,才能更好地激发干部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使其在社会治理和各项改革建设中发挥好引领、带头作用。

各地探索实践中不乏经验启示。比如,一些地方或聚焦基层一线岗位、或结合重大任务、或引入社会评议来动态研判干部履职质量,让“干了什么事、解决了什么问题、推动了什么发展”成为奖励和提拔的“硬杠杠”;通过容错纠错、提升待遇、减轻“文山会海”负担等,为干部担当作为减少后顾之忧;着力破解“能上不能下”难题,通过清单式列举“能下”情形、建立扣分制量化“下”的标准等举措,既克服了碍于情面难开口,又避免了主观随意难服众;对“下”的干部安排历练岗位、定期复检,既传递压力,又保留激励空间……事实证明,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和约束并重,才能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活了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一些地方的实践做法值得更多地方来“抄作业”。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也离不开制度建设的能力与智慧。

“发展需要什么,干部就比拼什么”“把担当者用起来,主动担当就会蔚然成风”,当越来越多的干部以务实担当站成一支“冲锋队”,清朗的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更加值得期待。愿更多地方以更大的勇气、魄力和决心,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高效推进各项事业进步与发展。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