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于近日接待了南方基金的调研。
机器人的半导体装备业务产品包括大气机械手、真空机械手等系列产品以及EFEM、真空传输平台,产品主要应用在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环节,涉及硅片生产、晶圆加工、封装等半导体制造全产业链。目前公司真类产品方面,真空直驱机械手、真空传输平台系列产品已经全面导入终端FAB厂,如两轴、三轴真空直驱机械手均完成在下游工艺设备厂及终端FAB厂的验证阶段,已批量进入终端FAB厂量产应用;四轴真空直驱机械手实现自主研发,并完成在设备端客户的应用验证;大气类产品方面,目前设备前端模块(EFEM)、大气机械手已全面导入市场,部分产品开始模块化、标准化,将逐步为大批量国产化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半导体领域内相关产品的外资厂商主要有美国Brooks、日本Rorze等。公司是国内最早能实现半导体机械手产品产业化的企业,真空机械手等产品也是对标国外产品,初始立项旨在解决该领域的国产化需求问题,随着近年来国际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刺激芯片市场的资本开支需求,公司早期布局的半导体业务在此阶段加快了标准化产品的定型及在下游工艺设备厂、FAB厂的批量验证,实现了半导体装备业务领域产品的量产。”机器人表示。
机器人介绍,半导体装备业务是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目前主要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运营,围绕服务下游客户进行布局。公司为半导体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为扩大市场份额与下游客户在产业链端的深度合作,目前没有分拆计划。
2024年,机器人半导体装备业务板块营收约为5.74亿元,同比增长99.41%;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3.88%,同比提升5.62%;公司在下游半导体行业的毛利率约为26.93%,同比增长8.32%。“未来,在外部环境及下游需求持续的大背景下,公司此业务板块的规模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营收及毛利率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机器人表示,公司在半导体装备业务领域除实现“国产替代”外,同样注重产品技术的迭代,在原有真空/大气机械手产品的基础上,面向半导体工艺制程和客户端的实际需求,开展新产品的研发与成熟产品的技术迭代优化工作,如对大气机械手进行全新结构设计,旨在提升大气环境下特殊工艺的晶圆传输精度;如驱控一体化设计优化,旨在提升工艺设备的产能和空间利用率;如优化软件控制代码,旨在提高机械手整体运动控制的稳定性等。
机器人认为,从全球市场角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长期来看,受国际市场对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推动影响,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预计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长期增长趋势仍将持续,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如汽车整车、新能源等部分终端去年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下游产业如3C电子、汽车零部件等传统领域受益于自动化渗透率提升,保持强劲增长动力。未来,国内市场仍有足够空间,下游如新能源汽车等下游的自动化设备、产线的升级需求及配套需求仍很高;对于海外市场,“出海”仍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提供重要发展路径和发展空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势必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近年来随着‘3+3+N’战略执行的深入,聚焦主业,逐步实现标准化产品量产、降低成本费用,并根据客户新的需求趋势进行研发投入,保持行业技术的领先性,实现了近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的逐步提升。”机器人表示,现阶段,国内工业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较为成熟、行业生产厂商竞争较为激烈,未来,随着行业内产品技术的迭代以及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主业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机器人介绍,2024年,公司实现出口业务收入占比约为12.25%,受国际政策影响有限。目前公司海外客户质量及项目执行情况较好,2025年,公司将综合海外市场如新能源汽车、锂电领域的扩产需求以及新场景的拓展应用,持续布局海外市场、继续加大出海力度,更紧密地服务于客户的海外业务,进一步提高海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