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巨头筹划吸收合并 加速AI产业资源深度融合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阮润生2025-05-26 20:04

继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停牌后,算力巨头海光信息(688041)、中科曙光(603019)5月26日分别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高管就吸收合并影响表示,本次吸收合并有利于实现国内AI产业优势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能够聚集产业中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AI全栈解决方案研发,化零为整地拓展AI全栈能力。

加强产业协同

海光信息高管表示,本次重组不仅是两家企业资源的叠加整合,也是我国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双方将通过技术互补、产业链协同、市场资源复用,形成规模效应,有望推动公司快速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科曙光董事、总裁历军表示,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公司和海光信息的吸收合并,有利于实现国内AI产业优势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能够聚集产业中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AI全栈解决方案研发,化零为整地拓展AI全栈能力,这也将是我国AI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

中科曙光高管也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我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和发展需要,双方通过换股实现整体吸收合并。此次重组,是双方顺应全球产业趋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双方协同发展、降本增效,巩固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国产算力产业的积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发力高端芯片

“未来双方将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高端芯片及解决方案研发,以更有竞争力的一体化技术方案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在政务、金融、通信、能源等关键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中科曙光高管表示。

对于整合后投资者权益保护,中科曙光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翁启南表示,如整合推进顺利,将大大降低目前双方资源重复配置、跨主体关联交易等企业管理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增厚股东回报;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月25日晚间公告显示,海光信息将通过向中科曙光公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目前,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27.96%,位居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本次整合意味着子公司反向吸收合并母公司。

停盘前,中科曙光总市值为906亿元,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均变动。今年1月,中科曙光公告李国杰因个人年龄原因,决定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等一切职务;5月,海光信息董事长孟宪棠也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职务。

对于哪一方高管担任整合后公司董事长,中科曙光高管表示,本次重组尚在筹划中,请持续关注相关进展公告。

从产业布局来看,中科曙光积已经形成 “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中科三清、中科天玑、曙光数创等多项优质资产,与参控股子公司 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

强化自研能力

从业绩来看,海光信息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今年一季度盈利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约75%,实现约5亿元;中科曙光去年实现19.11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1.86亿元,同比增长约三成。

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中科曙光高管表示,美国的制裁确实为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外部挑战,公司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持续增加研发开支并强化自研能力,在国产化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类型,加大高附加值的服务收入比例,构建从底层到应用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生态。

另外,中科曙光会基于整体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及市场调研评估,稳步推进海外市场的布局与业务拓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公司将持续技术创新,深化技术优势;强化算力解决方案供给,推动算力技术设施应用拓展;构建开放共赢生态,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针对中科曙光与子公司曙光数创在冷液业务上是否构成冲突,中科曙光高管表示,中科曙光专注于IT设备液冷技术,曙光数创专注于基础设施液冷技术,二者业务不仅不存在冲突,还有着良好的互补,双方是共赢的合作关系。双方综合项目整体情况及具体配置,采用单位造价成本与整体议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交易价格。

据介绍,数据中心由IT设备和基础设施组成,IT设备包含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是支撑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各类系统的统称,包含制冷、机柜、配电等系统。

去年,曙光数创中标客户在马来西亚两栋数据中心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合计61MW,积极探索海外数据中心市场;中科曙光将冷板式液冷与存储技术深度结合,首创“存算一栈式”液冷部署方案,并在去年 落地应用智算中心建设,整体液冷散热比例达到80%以上,助力PUE值降至1.2以下。

责任编辑: 康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