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定于5月27日至29日在烟台市举办。同时,山东推出多项政策,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将组建微短剧拍摄服务联盟,构建全省“一张网”的微短剧摄制服务体系,吸引省内外微短剧创作团队来鲁取景拍摄。
据悉,目前山东省已印发《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同时联合17家省直部门印发《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微短剧创作提升。
根据规划,山东将在每年策划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微短剧。加强重点题材规划引导,建立各类重大主题微短剧剧本项目库,建立完善跟踪指导机制,对重点作品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指导服务。
同时,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实施“微短剧+”系列创作计划,策划推出“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技”“微短剧+教育”“微短剧+医疗”等跨界融合模式,联合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创作,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
若干措施中,还包含了健全完善保障奖励机制。山东将加大奖励力度,扩大奖励范围,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各市、县(市、区)出台微短剧扶持奖励政策措施,对微短剧从业机构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山东还提出打造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优化提升现有影视基地功能,提升摄制地配套服务能力水平,打造一批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完善评选政策,鼓励各地出台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配套政策。
据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公布的首批山东省微短剧摄制基地名单,共九个基地入选,分别为:长清微短剧拍摄基地(济南长清)、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海好久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崂山区凤鸣微短剧基地(青岛崂山)、1861文化科技产业园(烟台芝罘)、红高粱影视城(潍坊高密)、大宋不夜城(泰安东平)、红嫂家乡旅游区(原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临沂沂南)、东阿阿胶城(聊城东阿)。
此外,山东将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策划创作、取景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全链条应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园区建设微短剧技术创新实验室,支持微短剧摄制地与研发、生产企业深度合作。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采取出台系列扶持政策、编印反映山东文化的影视创作素材库等举措,招引了爱奇艺、优酷等头部机构和2900多家影视机构落地山东,创作一批彰显旅游的精品力作。同时,“影视+文旅”也推动相关地区收入提升。
据介绍,此前电视剧《南来北往》热播后,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火爆出圈,带动旅游收入超1.2亿元。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今年3月在烟台拍摄期间,20天内带动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此外,《大河之洲》《大泰山》《武梁祠》等120多部纪录片佳作,有力宣传了山东自然人文好形象,《大泰山》播出后当年景区接待游客超860万人,创下历年新纪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坚持“影视+文旅”战略,以视听力量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融合共生、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