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两千家机构出局,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加速洗牌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余继超2025-05-22 12:14

又有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收单外包服务市场。

记者查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获悉,截至5月21日晚间,32356家机构成功备案,有2280家机构备案失效。其中,2084家机构特约商户推荐类型备案失效,23家机构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类型备案失效。

“多家机构备案失效,既有因为合规因素被清退,也有因聚焦支付主业,并未实际开展收单外包业务,备案有效期届满前未重新提出备案申请。”受访行业专家表示,随着我国支付行业的变迁,“展业必备案”愈发凸显,未来已经备案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仍需要以合规为底线,通过自身的资源切入支付细分赛道。

2280家机构备案失效

所谓“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管机构或国家有关机关批准成立的,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合法设立机构,其业务类型涵盖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特约商户维护、受理终端布放和维护、聚合支付技术服务。

记者依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系统披露信息统计获悉,截至5月21日晚间,成功备案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达32356家(一家机构会成功备案多个业务类型),其中特约商户推荐类有效备案机构达29602家,受理标识张贴类有效备案机构达18572家,特约商户维护类有效备案机构达20289家,受理终端布放和维护类有效备案机构达22204家,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类有效备案机构有711家。

有2280家机构备案失效,从具体业务来看,有2084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不能开展特约商户推荐业务,1046家机构不能开展受理标识张贴业务,1522家机构不能开展特约商户维护业务,1629家机构不能开展受理终端布放和维护业务,23家机构不能开展聚合支付技术服务业务。

记者注意到,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类备案失效的机构中,不乏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支付机构。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近年来,支付领域的收单外包服务备案进程持续加速,陆续有一定规模数量的机构入场。但是,备案状态只能够反映某个时段机构的经营情况,成功备案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备案失效主要原因是机构合规出现了瑕疵,进而需要清理出局。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家机构备案失效,各有不同的原因,比如因违规经营外包业务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或者因聚焦自身跨境支付和线上互联网支付主业,并未实际开展线下聚合支付业务,备案有效期届满前未重新提出备案申请。

根据《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相关规定,已备案的外包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刑法处罚;或因违规经营外包业务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或被纳入协会收单外包机构黑名单;或被协会认定违规经营外包业务,且情节特别严重;或拒不配合协会现场或非现场检查;或者申请备案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隐瞒重大事实;或者外包机构发生《办法》第18条所述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发生变更后90个自然日内未向协会报告;或者备案有效期届满前未重新提出备案申请;或者失联超过90个自然日以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取消其备案,并在网站进行通报,涉嫌违规且情节严重的,移交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监管机构处理。

收单外包行业加速洗牌

近年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陆续出台《办法》《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自律规范(试行)》等文件,对收单外包机构提出备案管理要求和多项管理细则,形成“展业必备案”的监管态势。

2024年9月初,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外包机构服务行为,促进外包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支付受理市场秩序,优化支付服务水平。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的通知》,已停止业务合作或业务合作内容发生变更的,持牌机构应及时更新双方合作关系信息;业务合作中发生风险的,应按自律要求将外包机构风险信息报送协会。

“外包机构应遵循展业必备的原则,积极通过支付清算协会备案。”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记者表示,随着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发展,外包机构的规范经营变得愈加重要。外包机构若违反监管制度和自律规范,会扰乱收单外包服务市场秩序,增加收单机构商户管理复杂度,加剧支付风险管理压力,严重影响收单服务安全。加强对外包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利于维护收单市场良好秩序。

“‘一机一码’政策落地速度在加快,灰色产业成本的逐渐提升,对外包服务商来讲,合规性要求更高,行业门槛将逐步提高,头部集中速度加快。强化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制传递出大力整顿收单外包市场,致力于收单外包市场合规性发展的用意。”王蓬博表示,外包服务商实际上是支付行业的毛细血管,是最底层的能够直接接触到商户的机构,建议外包机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合规建设,努力拓展金融科技方向的增值服务。

随着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变迁,收单外包机构的合规经营变得愈加重要。在苏筱芮看来,未来支付牌照续展总体仍以平稳为主。强化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制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收单服务行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为持牌机构挑选合作方提供了具体思路。

对于当下的行业发展情况,苏筱芮认为,支付作为金融领域的基础业务之一,本身价值并不会因为机构退场及行业的优胜劣汰而改变。未来已经备案的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仍需要以合规为底线,以高质量服务小微商户及消费者为宗旨,通过自身的资源切入支付细分赛道,用口碑赢得市场。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