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394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较一季度增超六成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刘俊伶2025-05-22 06:52

证券时报记者 刘俊伶

近期,A股市场再次迎来一波回购增持热潮。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5月21日,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发布回购和增持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达到394家(剔除定向回购),相比第一季度的246家上市公司,增长超过六成。

20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超10亿元

以预告回购金额上限计算,截至5月21日,4月以来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公告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到778.2亿元。

具体来看,公告回购金额上限在10亿元及以上的20家上市公司中,宁德时代、徐工机械和美的集团回购金额上限最高,分别为80亿元、36亿元和30亿元。

宁德时代回购股份预案显示,公司拟回购金额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4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664.1万股,成交总金额15.51亿元。自回购股份方案公告发布以来,宁德时代的股价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29.9%。

从回购目的来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回购股份是出于市值管理的目的,回购的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资本,也被称为注销式回购,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维护股东权益。回购金额上限在10亿元及以上的上市公司中,京东方A、中国中铁、中远海控均表示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预计未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公司内部治理的优化和股东回报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通过股票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和回馈股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积极性也将持续提升,A股上市公司回购规模预计将会持续提升。

重要股东拟增持的公司

股价平均涨超9%

重要股东拟增持的上市公司中,110家公司披露了重要股东拟增持金额范围(上限或下限)。以拟增持金额最高值计算(未披露上限的按下限计算),14家公司拟增持金额有望达到10亿元或以上,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拟增持金额上限居前,分别为56亿元、40亿元、30亿元,合计达到126亿元。

4月7日,A股大盘大幅回落,4月8日—9日上述3家公司集体公告大额增持计划。中国石油公告显示,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拟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金额不少于人民币28亿元,不超过人民币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油控股股东上次增持公司股份还要追溯到2012年,也就是说时隔13年控股股东再次出手增持。

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对公司发展、行业前景更加了解,其增持行为表明了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对上市公司股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据数据宝统计,首次发布增持预案至最新收盘日,重要股东拟增持的公司股价平均上涨超9%,宁波海运、小商品城等5家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在30%以上,成交活跃度显著增加。

宁波海运4月9日收盘后发布增持计划,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拟增持公司不超过2413.0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受益于航运板块热度上升,公司股价自5月13日开始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回调,增持公告发布以来累计上涨46.18%居于首位。

回购增持贷款金额

突破1200亿元

自2024年10月18日《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发布以来,回购增持贷款已成为上市公司或股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

今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回购增持再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据数据宝统计,截至5月21日,去年10月以来上市公司获得回购增持贷款上限达到1217.79亿元。

数据显示,获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共有589家,其中18家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均获得贷款支持,包括中国石化、歌尔股份、中国外运等。从金额上来看,17家上市公司获得的贷款金额上限在10亿元以上,东方盛虹、牧原股份、荣盛石化、海尔智家等上市公司居前,分别为28亿元、25亿元、18亿元、18亿元。

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中,注重分红回报投资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全部A股,统计显示,103家上市公司近12个月股息率在3%以上,超过总数的17%,而全部A股中股息率超过3%的比例为10%左右。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