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有从事境外股票交易的人士收到地方税务部门的提醒,要求自查是否有境外收入并主动申报缴税。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正打着“境外炒股收益缴税”的幌子,从事欺诈活动,部分投资者由此遭遇了损失。
为此,多家券商紧急向客户发送风险提示。例如,长桥证券发布声明称,并未收到相关收税的通知和信息,也未通过任何即时通讯软件或电话向客户发送缴税通知。富途证券也在邮件中提醒投资者提防假冒官方短信,切勿点击可疑链接。
以税务为名行诈骗之实
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有关追缴境外投资收益的讨论,有网友表示收到地方税务局提醒,要求其自查境外收入并主动申报缴税。财新近日也在报道中提到,有律师最近一年收到了不少有关境外收入缴税的咨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电信诈骗也很快“与时俱进”,设计出了以追缴税款为噱头的新型骗术。从券商中国记者获取的短信截图来看,相关短信以券商名义向投资者发出警告,要求其在短信附送的网址中更新税务/表格信息,否则将暂停账户的交易功能。
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一旦投资者大意中招,在链接中泄露了密码,就会被清仓股票并转移资金。券商中国记者也从一家香港券商处了解到,有客户因收到相关诈骗短信而选择了报警。
“我们官方发送的短信,发送人都是以‘#’开头的,所以这种短信一看就是假的。”有券商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建议客户定期修改密码,并开启身份验证功能,千万不要点击可疑链接,更不要外泄自己的账户登录信息。
香港自2023年底实施“短讯发送人登记制”,所有已登记参与的公司或机构,会使用以“#”号开头的“已登记的短讯发送人名称”向用户发送短信,以便民众识别发送人的身份,警惕可疑短信。
引发争议的CRS
针对网传境外投资追税传闻,长桥证券发布公开声明称,并未收到相关收税的通知和信息,也未通过任何即时通讯软件或电话向客户发送缴税通知。
即便如此,在目前网络流传的一系列传言中,各家银行、券商一直以来遵从的CRS制度似乎正在被“妖魔化”为泄露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
CRS也被称为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维护有效税制而制定的信息申报与交换规则。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参与CRS,包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日本等热门移民国家。
2017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正式参与CRS,2018年9月起首次对外交换信息。中国香港同样已参与CRS,这也意味着在香港展业的所有金融机构均必须遵守CRS的法律法规,无论该金融机构的股东构成如何。
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金融机构并非通过系统直接与香港税局对接,而是按要求以文件包形式提交信息。申报频率是一年一次。申报信息包括:自我证明表格中提供的个人资料;年末账户结余或总价值;年度内已计入账户的交易进款年度总金额,包含交易卖出金额、股息等。并无分品类的明细,也不包括交易盈亏数据。
但需注意的是,CRS本身并不直接要求向客户征税,是否需要缴纳税款仍取决于客户所在税收管辖区的税法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发布的政策解读,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会增加纳税人本应履行的纳税义务。交换的信息来源于境外的第三方信息,主要用于各国开展风险评估,并非直接用于征税。
CRS申报能否豁免?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网络传言的流传,有关税务咨询的小广告也开始在网络平台流传开来。面对陌生的CRS规则,投资者最大的疑问在于,是否有途径能够豁免相关信息申报?
为此,有人瞄准了注册地在美国的券商。但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这条路似乎也不太行得通。以盈透IB为例,盈透香港作为在港持牌展业的金融机构,亦须遵守CRS的相关规定,不会因是美资而得以豁免。而美国目前虽不在CRS体系内,但有其单独的与别国的税务交换体系《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案》(FATCA),因此盈透美国同样需要依法进行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交换。
据介绍,全球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签署FATCA协议,中国也早在2014年与美国签署了FATCA协议。在此信息互换机制下,实行全球收入征税国家的税务居民,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账户信息亦将会被交换回本国税务机关,并产生相应税务后果。
“选择哪个注册地的券商对纳税并没有影响,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的税务居民身份。”长桥证券称。以香港为例,作为参与CRS的地区之一,香港税务局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需要收集和报告非香港本地单一税务居民的相关信息,只有本地单一税务居民才不会被申报。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