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践行“积极股东”角色定位 九种行权方式助力提升上市公司治理
来源:人民财讯2025-05-19 07:00

人民财讯5月19日电,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下称《规则》)。这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公布后首份落地的配套实施规则,也是业内首份聚焦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下称“参与治理”)的系统性规定。《规则》指出了公募基金参与治理需要关注的八大行为和行使股东权利的九种方式,还特别指出了持股5%以上基金股东“积极行使”表决权的十三类事项,明确了公募基金的“积极股东”角色。

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这是公募基金史上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早期,公募基金曾有过在招商银行、格力电器等代表性上市公司中“联名治理”的实践。受访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近些年的治理实践来看,公募基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遭遇诉讼乃至退市等事件时有出现,但少见基金管理人代表投资者利益采取法律行动。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期待新规能造就公募基金高质量参与治理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 朱雨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