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恒逸石化举行2024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在此之前,恒逸石化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54.63亿元,归母净利润2.34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68亿元,归母净利润5149.48万元。
恒逸石化的主要业务包括炼化板块、PTA板块及聚酯板块。恒逸石化董事长、总裁邱奕博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说,炼化板块方面,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位于文莱,其生产的成品油主要在东南亚及澳洲等地销售。从需求端来看,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该地区GDP增速大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石油需求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从供给端来看,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且近年来炼能持续出清,炼化企业扩产意愿低迷,未来炼厂产能增长严重受限,这将为具备技术优势的炼化企业创造战略机遇。聚酯板块方面,近年来年聚酯行业下游需求稳步复苏,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同时,涤纶长丝落后产能不断退出,2024年净新增产能仅为105万吨,产能增速仅为2%,产能增速极大放缓。
有投资者对恒逸石化的文莱项目较为关注。恒逸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郑新刚介绍称,公司文莱炼化项目位于文莱达鲁萨兰国,其生产的产成品主要在东南亚及澳洲等地销售。从需求端来看,东南亚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
根据IEA报告,亚洲新兴市场仍然是主导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区域,东南亚地区的石油产量正在下降,而石油需求预计将从当前的每日500万桶增加到2035年的每日640万桶。Platts则指出,随着全球能源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东南亚地区在石油需求增长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尤其是在交通燃料领域,未来十年内,东南亚地区预计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5%。
从供给端来看,相较国内成品油供需宽松状态,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根据Platts数据,2020-2023年期间,受公共卫生事件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已有超过3000万吨的炼能退出市场。根据IEA数据,2025年是炼油厂关闭的高峰年份,总计有80万桶/日的产能将停止运行,随着产能的持续出清,预计到2026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至6800万吨。
“东南亚部分炼厂仍然存在装置建设较早、技术老旧、管理不善等不利影响;叠加全球环保政策趋严,炼化企业的扩产意愿低迷,现有产能升级改造成本亦大幅上升,海外炼化企业资本开支计划趋于谨慎,未来炼厂产能增长严重受限,这将为具备技术优势的炼化企业创造战略机遇,具备清洁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炼厂,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郑新刚称。
针对公司接下来的盈利增长点,郑新刚表示,随着公司所处石油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回升及下游需求回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此外,公司持续推进广西钦州“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钦州项目”)及文莱炼化项目二期等重大战略项目的建设,其中钦州项目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成投产,目前已转入生产运营准备阶段。
据郑新刚介绍,钦州项目为公司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大型己锦一体化生产基地,该项目拥有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产品结构优势等。项目一期预计于2025年建成投产,目前已转入生产运营准备阶段,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有效补强上下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公司“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优势,进一步增强上下游高度匹配的均衡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并依托现有客户网络、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增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