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4月30日之前在线上商城支付的订单,您可以把衣服拿过来,我试试能否退货。如果是5月1日之后的订单,就肯定不行了。”今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华联商厦优衣库门店内,郭丽芳咨询该店销售人员得到关于退货新规的答复。
“五一”前夕,优衣库中国宣布调整线上订单至线下门店退货规则——5月1日起,仅门店自提/门店急送订单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仅限购买时的自提/急送店铺)。其他线上订单不再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仅支持退回线上指定地址。
已经习惯将线上订单送至线下门店退货的郭丽芳表示不理解,“打通全国范围内线上线下的退货渠道,本是方便消费者的举措。取消之后,门店明明‘近在眼前’,想退货却只能叫快递;而且,官方旗舰店可能给予运费优惠,但在小程序和APP上退货,运费并不低。”她表示,未来可能会从官方旗舰店购买,或直接在线下门店购买。
不过,对于优衣库的退货新规则,也有习惯线下购物的消费者表示理解。“有时在线上购买某些品牌的服饰,收到货后发现包装盒上标注‘电商专供’,同款商品线上也比线下门店便宜。”李振刚向记者坦言。在他看来,新规则实施后,可以保证不同渠道购入的商品退回各自对应的供应链。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认为,消费者线上下单后退货到不同的门店,货物链路和库存增减比较复杂,也意味着品牌要有非常强大的进销存管理能力。同时,门店也要对非自身原因导致的退货额外付出运营成本。
实际上,退货行为带来的成本,已经让不少企业感受到压力,其中一些企业开始进行调整。
“服装行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供应链、产业链也越来越成熟,品牌商家、生产企业、经销商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都在经营过程中追求各自的利润空间。”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教授范福军分析认为,服装行业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消费者的退货自主权,品牌对退货规则做出调整,正是基于经营逻辑下权衡成本后的调控之举。
范福军认为,消费者对品牌退货规则调整的不适应,也应该得到充分理解。“消费者想买到合适的服饰,是一个朴素的愿望,会自然产生退换货等行为。”在他看来,服装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除了要进行利益核算和成本管控,还要注重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展示,与消费者共建和谐的市场环境。
记者留意到,优衣库线下换货服务维持不变,消费者仍可至任意门店更换同款商品尺码或颜色,免费改裤长等增值服务持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