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情况浮出水面。
5月9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75家寿险公司和85家财险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均是由于风险综合评级未能过关;另有3家保险公司采取行动化解风险,成功摘下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帽子。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期利率中枢下行是未来的大趋势,中小险企原有的冲刺保费规模获取资金,依靠投资收益获利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重视保险主业盈利的重要性。中小险企可以追求“小而美”的发展路径,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在市场细分领域做深做实,打造差异化优势。
亚太财险降至C类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3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具体而言,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即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
以上三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方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其中任一指标不符合的,即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在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60家保险公司中,所有保险公司的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不过,仍有1家寿险公司和4家财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偿付能力未能达标。
具体来看,寿险公司方面,华汇人寿已连续12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C类。对此,华汇人寿解释称,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通过对主要风险情况的分析,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资产流动性较好,偿付能力风险(除公司治理相关风险外)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
财险公司方面,亚太财险为新增不达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从B类下滑至C类。对于评级下调的原因,亚太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受公司股东股权、公司治理等方面影响。
下一步,亚太财险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深入解读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工作要求,通过加强条线沟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并按规定时间将相关数据进行上报;二是对波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回溯分析,明确成因并进行完善,在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改善各项指标。
除亚太财险外,华安财险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类,主要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一定风险。华安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2025年,公司将持续提升风控服务能力,以强总部、一司一策、客群经营为抓手,积极推动公司全系统“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随着公司经营持续改善、偿付能力稳步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相关风险因素将会逐步得到化解。
安华农险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透露,公司2024年三季度及四季度法人机构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根据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整改工作,已取得实质进展。
前海财险2024年二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类,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情况尚未披露。前海财险表示,公司已就前两个报告期风险综合评级数据信息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数据梳理,深入剖析评级中的主要失分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落实整改。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可能会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如要求增加资本、限制高管薪酬、调整业务结构、限制开展新业务等,甚至会被接管。同时,偿付能力不足也会让信用评级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公司声誉和融资成本。“当前,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十分关注,一些大的招标项目更是如此。”
此外,仍有部分保险公司长期未按监管要求,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例如,中融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四家保险公司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均停留在2021年,此后未再更新;合众人寿从2024年二季度后再未公开披露相关数据。
三家成功“摘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还有3家保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提升至B类及以上,成功摆脱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困境。
寿险公司方面,三峡人寿和北大方正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在2024年二季度从D类上升为C类后,四季度进一步升至B类;财险公司方面,珠峰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从2024年三季度的C类上升为四季度的B类。
这背后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改进措施?三峡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战略风险等,当前正在持续推进第二轮增资和业务恢复等工作,多措并举改善公司风险状况。
记者在三峡人寿官网注意到,今年3月17日,该公司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第二轮增资扩股方案的议案》。根据该议案,三峡人寿注册资金将增加15亿元至30.33亿元,待监管批准后生效。
北大方正人寿表示,公司根据监管规则对风险综合评级的各大类风险和子类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关于可资本化风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将继续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并提升资本质量;关于难以资本化风险,公司分解指标的管理职责,要求加强管控和自评估,持续改进和提升指标状况,对于薄弱指标,积极组织整改,并定期追踪改善情况。
珠峰财险在2024年四季度增资工作完成后,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提升,偿付能力风险状况得到缓解。该公司表示,将在此前IRR(风险综合评级)分析基础上,继续落实前期提出的整改措施,改善难以资本化风险情况,提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等级。
记者了解到,2024年底,西藏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珠峰财险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表示,同意珠峰财险增加注册资本8000万元,由10亿元变更为10.8亿元。这是珠峰财险成立以来首度增资,同时还吸纳了3家新股东加入,一家为融资租赁公司,另外两家为汽车销售公司,均是珠峰财险原有股东未涉及的业务领域。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公司要想提升偿付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投资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深化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三是增加资本补充渠道,通过上市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壮大资本实力;四是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业务转型升级,降低赔付率和费用率;五是加强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偿付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