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理想L系列车型正式焕新,新版的四款车型主要围绕外观造型、底盘、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软硬件功能进行升级。据悉,理想L系列全系迎来辅助驾驶芯片升级,ADPro车型搭载新一代地平线征程®6M芯片,ADMax车型搭载NVIDIAThor-U芯片。
据悉,今年下半年,理想汽车将为ADMax平台带来新一代VLA司机大模型方案,同时支持Thor-U芯片和双Orin-X芯片,将实现语音驾驶指令执行、漫游找车位、拍照位置识别代驾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理想汽车方面介绍道,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全系车型将于2025年5月9日开启正式交付。
5月8日,在产品焕新次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通过视频形式,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并详解了理想汽车自研的VLA司机大模型。
李想将AI工具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信息工具、辅助工具和生产工具。目前,大多数人将AI作为信息工具使用,但信息工具常伴随大量无效信息、无效结果和无效结论,仅具参考价值。当AI成为辅助工具后,可以提升效率,例如现在的辅助驾驶,但仍需人类参与。未来,AI发展为生产工具后,将能独立完成专业任务,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
李想认为,判断AI智能体是否真正智能,关键在于它是否成为生产工具。只有当人工智能变成生产工具,才是其真正爆发的时刻。
基于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理想汽车自研了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李想表示,VLA的实现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持续进化的。在端到端的基础上,VLA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可以通过3D和2D视觉的组合,完整地看到物理世界。同时,VLA拥有完整的脑系统,具备语言、推理能力等。
李想透露,得益于DeepSeek的开源,理想汽车在VLA司机大模型的语言能力研发上提速显著,节省了近9个月的时间和数亿元成本。尽管如此,理想汽车仍选择加大投入,在基座模型上投入超预期3倍的训练卡,专注打造适配多场景的自研模型。
“从使用增程电动和5C超充技术解决电池成本高、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到自研汽车操作系统攻克传统汽车操作系统性能差、开发缓慢、芯片匹配周期长等挑战,理想汽车始终以技术创新解决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李想表示,自研VLA时,理想汽车踏入了人工智能的无人区。目前,辅助驾驶已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上,理想汽车将在这条赛道上持续加强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