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狂飙突进,如今陷入低迷期。*ST清研(301288)和众多同行业上市公司一样境况不佳。该公司近日公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7317.15万元,同比下降48.33%,归母净利润为-1821.66万元。
*ST清研去年营收因为没有达到1亿元的标准而被“*ST”。记者近日了解到,该公司去年营收大幅下调,有行业原因,也有偶发因素,该公司正通过一系列调整特别是“新合伙人战略”提升经营业绩。
“*ST”
该公司核心高管表示,公司营收没有达到亿元,有两个偶发因素,去年公司判断一家重要客户因为资产质量恶化无法履约,因此停止了合作,如果有这部分收入,公司本可以达到1亿元的营收线,但是未来应收账款可能会变成坏账,对公司影响甚大,因此公司没有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长期利益。
还有一则交易,合作对象在临近交付时突然中断交易,而选择了其他供应商。
“我们产品面世多年,出现了很多模仿者,使用我们的技术抢我们的单子,市场竞争环境恶化。” 该公司核心高管表示,很多同行为了生存下去,不惜成本抢占市场,污水处理行业进入低迷期。地方政府受困资金问题,付款意愿不高,导致有些项目无法结算,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营收越多扩张越激烈的公司,面临的问题越严峻。
*ST清研的主要业务是市政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工艺包销售从2023年的1.26亿元降至2024年的5190.61亿元,降幅达58.91%,是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行业出现很多变化,*ST清研的业务是将污水处理设备出售给工程总包公司,工程总包公司从政府拿到订单,前些年政府订单多,出现了很多以PPP项目为主要业务的总包公司,这些公司从政府拿项目,再从*ST清研购买技术和产品,这些公司如今由于回款问题难以为继,陆续退出市场,*ST清研所擅长的项目获取方式出现变化,同时,前期公司订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现在要全国拓展业务,都需要适应。
此外,随着在建项目的减少,项目质量也在下降,甲方招标时越来越挑剔,要求高出钱少。这时候就要看企业中标意愿,是否愿意低价抢订单。
*ST清研上市前一段时间,正值行业快速发展期,因为公司技术可以大幅节省成本,成为项目承包方争相合作的对象,时过境迁,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公布在报表上的高毛利成为对方压价的由头,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
卖海鲜而不是开酒楼
*ST清研脱胎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该研究院由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于1996年12月共同创立,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辖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
这也决定了*ST清研的科技属性。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走出去的上市公司众多,但*ST清研是首个由旗下实验室改制科研人员直接创业而成。*ST清研目前还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楼上,位于5楼的一个角落,工作人员也只有100多个,办公环境显得朴实无华,高管办公室也很朴素。
据介绍,其创始团队此前一直对外提供专利、技术服务,几经摸索,最终决定创立公司。甲方招标项目往往是综合体,工程施工金额是治污设备的若干倍,如果涉足,则会变成一个工程企业,*ST清研决定牢守自身的优势,只涉足治污技术和设备。
这种合作方式让*ST清研一度得到快速发展,“深圳10条主要的黑臭河道治理,其中有9条选用了公司的技术产品。”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无论哪家企业中标,最终都会选择公司产品。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优势明显,可以帮助中标企业节省成本,节省土地占用。
以深圳茅洲河治理为例,2016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指出茅洲河整治工作落实不力、大量污水直排、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电镀、线路板等高污染中小企业众多。因长期超负荷污染排放,茅洲河成为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2015年底,深圳以茅洲河为突破口,打响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在污水净化方面,采用*ST清研的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新技术。
这就相当于,*ST清研选择给给海鲜酒楼提供海鲜而不是直接开酒楼,希望不与客户产生竞争,全心服务客户,让所有客户都来竞相采用公司新技术和产品,从而快速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这也是当时*ST清研的战略选择。
优势劣势
上市以后*ST清研的优势是技术资金,在一众环保公司资金被拖欠现金流捉襟见肘甚至破产的情况下,公司去年年底账目上有3.21亿元存款,1.74亿元短期理财产品。
*ST清研希望通过资金和技术输出来谋求发展,核心高管去年密集访问了同行,并实地走访了60多个项目,寻求并购机会,发现适合并购的项目并不多,并购之后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会拖累公司。
还有一些要IPO的项目,后来环境变化而寻求被并购,这些项目实控人股权比例稀释得很严重,实控人控股权不牢固,另外为了快速发展负债高企,现金流不佳,并购后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也有一些资质较好的项目,比如公司去年看上的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和股东接触,该公司整体估值是1.5亿元,没有降价的余地,因为牵涉国有资产流失。公司就接着等待,最终等到流拍一次后二次拍卖时,以总体估值不到8000万元,拿下了51%股权,价格下跌了接近一半。
通海镍业主要业务是固废危废的资源化,特别是含镍、含铬、废催化剂等固废危废的回收,拥有福建危废处理牌照,在危废固废资源回收领域较为知名。2021年营收过两亿元,此后因为股东矛盾生产受影响营收下滑。
利用废水处理,矿渣处理环节,实现矿产资源回收是*ST清研发展的一个方向,该方向可以使用*ST清研现有的技术储备,回收的矿产很容易在市场变现,商业模式简单易行。
*ST清研还希望开拓其他领域,比如工业废水处理,比如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三废处理,但从资源和技术储备上都要突破一些障碍。同样是废水处理,不同行业都有一些公司在耕耘,进入其他行业需要突破市场壁垒,需要专业人才配套,需要时间打磨项目,另外,从技术上看,不同行业要求侧重点不同,需要使用新技术。
*ST清研是一家业务精简的公司,上市时只有88个员工,人均利润百万元,公司人员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上,如果靠自身力量开拓市场,就需要大量配备市场人员,还要面临市场壁垒。
“新合伙人”
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占领创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场景,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待解难题。
为系统性应对行业挑战,值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ST清研去年发起了“创·道·荟”论坛,召集行业投资人、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创业者、水务行业用户等代表人士,共同探讨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管理层经过深入思考讨论,提出面向新十年的“新合伙人战略”,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多年积累的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资源、投融资平台及技术组织能力等核心能力,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为来自“大学”“大厂”“大专家”的创新创业团队赋能。该战略通过共同投资、共同运营、协同发展来助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帮助创新者团队占领场景,抓住商机,实现技术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目前,*ST清研已与多个新合伙人达成合作,进入了污泥处理处置、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危废固废资源化等多个领域;业务收入从单一的水处理工艺包销售拓展至多品类高端环保装备、多系列环保工艺包生产销售等;客户类型逐渐从地方政府、水务集团转向工业企业。
在固废处理领域,2025年3月31日,湖南省怀化市市本级市政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已正式点火,该项目是*ST清研和湖南仁天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怀化市的首个环保投资项目,项目的投资和运营由双方合资公司清研仁天万物新(怀化)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建成后每日可处理市政污泥150吨。
今年被*ST,对公司核心高管震动很大,公司营收下降,市值下降,很多资本掮客找上门来,要么是制造概念提升公司市值,要么是希望接手股权。这都违背了创始团队创业初衷。以前公司主要股东并未有太大思想触动,但近期的一些变化,让其更直观地认识到上市后公司成为公众公司,肩负着公众期待。
该公司核心高管表示,2024年出现的业绩下滑,部分是因为战略上的考虑和认知提升的延迟,公司需要回归到自身优势,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发展。公司通过新合伙人战略,支持创新团队,寻找资源化技术和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公司手中的资金可以撬动15亿元投资,有充裕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环保行业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