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给予免征关税的政策。这一政策迅速掀起涟漪,并对美国本地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主产生连锁反应。
来源:新财富杂志综合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De Minimis)原本是美国2016年将最低免税门槛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后实施的一项便利措施,旨在简化低价值商品的通关流程,促进小型跨境贸易。这项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为中国中小卖家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销售商品提供了便利通道。
800美元的金额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跨境小包的绝大多数类目,包括3C、服饰鞋包、日用百货、小家电等等,在不缴纳关税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市场,价格优势得以保留。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处理了超过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这一数字与800美元免税实施前的2015年的1.39亿件相比,有超10倍的增加。
此前,Temu、SHEIN普遍通过这一政策实现较高的价格优势,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卖家也是该政策的长期受益者。
新政策显示,从中国销往美国的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均须缴纳其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与此同时,有个新词在美国火了——ChinaShopping(中国购物)。
另据报道,一些国家的零售商近期调整甚至暂停了对美业务,而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选择退出美国市场。
此外,最后一批载有中国商品且免关税的货船,正于本周内陆续驶入美国港口。这意味着,受高额关税影响,从下周起,到港的船只以及货物量均将大幅下降。
01
多国零售商停止向美发货
4月2日,美国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这种做法毫无根据,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还会破坏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据报道,受此影响,一些国家的零售商近期调整甚至暂停了对美业务。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给予免征关税的政策。这一政策迅速掀起涟漪,并对美国本地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主产生连锁反应。根据《华尔街日报》5月2日报道,这项变化影响巨大,因为仅在2024财年,就约有13.6亿件包裹以这一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路透社称,此举迫使一些电商平台重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售价,并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以避免高关税的直接冲击。同时,一些外国品牌已经停止向美国发货,而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选择退出美国市场。据彭博社进一步指出,一些电商平台的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普遍抱怨发货延迟。
而一些美国本土企业也正在做出调整。《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某鞋类品牌将其库存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本地仓库,因为一双原本售价175美元的中国制造运动鞋,如今若经过加拿大发货,将承担超过300美元的税费。不仅是企业,消费者也正在感受到压力,因为他们看到了明显的价格上涨。而专家也指出,这项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其明显,因为他们更依赖价格较低的跨境电商商品,比如衣服、生活用品和小型电子设备。
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这项政策表面上是对中国强硬,实际上是在给美国消费者涨税,他指出:“这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更慢的物流,消费者正在为这项政策买单。”
据美国消费者研究所4月发布的报告估算,该政策可能令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高达470亿美元,首当其冲的是低收入群体。同时,这一政策还将给美国海关系统带来严重压力,可能导致清关时间延误。而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估算认为,若美国政府想要对所有小额包裹逐一清关征税,至少需要新增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来扩建系统和增加人手,否则将面临全国性的口岸积压风险。
从5月2日开始,美国消费者点击“下单”后,等待的不再只是快递,而是一个价格全面重估的新现实。这项打着“维护公平贸易”旗号的政策,如今呈现在普通美国人面前的,是购物车里不断上涨的金额和愈发缓慢的物流通知。
02
最后一批中国商品免关税货船本周入美
据媒体5月1日报道,最后一批载有中国商品且免关税的货船,正于本周内陆续驶入美国港口。这意味着,受高额关税影响,从下周起,到港的船只以及货物量均将大幅下降。洛杉矶港的执行董事表示,来自中国的货物约占洛杉矶港业务的45%,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企业削减进口订单,最后一批载有免关税中国商品的货船陆续入港后,未来一段时间内,洛杉矶港的前景不容乐观。事实上,货运量骤减的不仅是洛杉矶港。数据显示,进入美国东海岸港口的货物中,也有25%来自中国。纽约港以及新泽西港的负责人也表示,预计本月起货运量将出现下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于长期依赖“免税直邮”模式的中国卖家和平台而言,免税政策的取消无异于一场“成本地震”。
新政策显示,从中国销往美国的800美元以下小额邮政包裹,均须缴纳其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中还有大部分是通过非邮政渠道,这意味着其需要缴纳最新的高额关税。对于此前关税为0的跨境电商来说,是成本的大幅上升。
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尝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作为替代。有行业人士表示,此次政策取消前给了一个月的调整期,一些平台和服务商在这个月里一边继续用T86免税通道出货,一边用少量的货测试 T11和T01是否可以跑通。
普通卖家们则普遍只能依赖于物流服务商,有合适的方式就发,没有只能作罢。有卖家向记者表示,4月底,物流公司往美国发货的费用基本都涨价了。
03
行业洗牌,平台加码海外仓
未来如何应对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短期内,部分卖家和平台采取了涨价的措施。
此前,电商平台Temu、SHEIN均已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SmartScout数据也显示,亚马逊平台有近千种商品涨价,包括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幅为30%。
但对于卖家来说,涨价也意味着风险。“为维持利润,卖家需要核算成本后去提高商品售价,但提价也要考虑现实原因,加价后是否会超出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承受范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那销量又会下滑。”浙江艺路优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玲超表示。
从中长期看,T86取消之后,海外仓比例会增加。
相较于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则是指卖家提前将商品批量运输到海外仓库存储,当收到订单后再从海外仓直接发货给当地买家,可极大缩短物流的时效,一般地区可以做到次日到一周内完成投递。
从平台动作也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里,Temu、SHEIN等平台都在力推“半托管”模式,拓展海外仓有备货、有海外现货、能履约的卖家,加大招商力度。近段时间里,Temu美区的流量已经在向半托管倾斜。业内分析认为,小额免税取消,半托管模式可能成为主流。
但直接转向海外仓并非易事。过去,做直邮的卖家们不存在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风险,采用海外仓模式则意味着成本的前置化,可能需要提前投入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囤货,且需承担货物滞销的风险。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卖家群体来说,仍有难度。
受该政策变动影响较小的,则是原本就有海外仓布局的卖家群体。宁波优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曦向记者表示,他们美国的业务没有停转,目前美国海外仓的存货还有50%左右,还可以从加拿大等其他地区的海外仓补货。
从行业结构看,政策变化将加速市场整合——资金实力雄厚、供应链成熟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有能力承担新增成本并快速调整策略,而中小卖家则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难以抵抗的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就此放弃美国市场。
业内普遍认为,小额豁免取消是大势所趋。这也预示着跨境电商更加成熟、规范发展阶段的开端。
未来,直邮模式不会消失,但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高利润商品;“海运+海外仓”或会成为主流选择,带动海外仓网络的全球化布局。长远看可能是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开端,品牌化、合规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信证券研报称,2019年,我国小额包裹对美出口金额为38.1亿美元,仅占当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的0.9%,此后我国小额包裹对美出口金额和对美国出口比重逐年上升。2024年,我国小额包裹对美出口金额增长至229.6亿美元,占当年对美国出口的4.4%。2024年,我国小额包裹前三大出口目的地(美国、欧盟、马来西亚)在我国小额包裹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24.3%、20.1%和9.4%。近年来,随着Temu和Shein等中国平价跨国电商平台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小额豁免”成为其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如果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续能够落地的话,会对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财通证券研报指出,SHEIN与TEMU为受“小额豁免”冲击的主要平台,二者跨境小包数量占美国邮政小包总进口的近三成。当前,美国消费者在SHEIN及TEMU的支出占美国电商的1.25%左右。从SHEIN与TEMU的营收品类分布可以大致了解邮政小包对应的行业品类情况,SHEIN主要收入来自时尚产品,如服装、箱包配饰、鞋类等,占比近八成;而TEMU产品分布相对分散,服饰类、家居和家具、玩具和鞋包的销售额占比超六成。如果免税政策取消,那么各类小包需要按照对应品类缴纳关税,而纺服和轻工是关注重点。具体来看当前实际关税税率,纺织服饰中,作为SHEIN及TEMU最主要销售商品的服装类关税税率在20%左右,皮革制品税率超35%,而鞋靴类商品税率相对较低,在13%左右。轻工制造中,家具类商品关税税率在19%,而玩具税率不足5%。若取消豁免小额商品关税,税率将进一步提高。